第323章 历时七天的战役(2 / 2)

霞飞元帅看着前面进攻的汉斯帝国士兵锐气尽失,他果断下令后面的援军进入第一线,并对汉斯帝国发动反击。</P>

面对这样的进攻,纵使兴登堡能力再强,也不得将部队收拢,并就地组织防御。而后英法双方和汉斯帝国就陷入到默契的平静之下。</P>

虽然这场战役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即便算上汉斯帝国突入比利时开始算,也一共才7天的时间。</P>

但是伤亡并不小。</P>

据战后统计,在这7天的时间内,协约国伤亡26.3万人,汉斯帝国损失22万人。</P>

同样的,也是在这一天,比利时宣布停止抵抗。</P>

通过这一场七日的战役,双方都是损失惨重,没有后续力量在反动打大规模的战役。而且双方也算是各有得失吧。</P>

协约国这边通过这一场战役,粉碎了汉斯帝国想要从比利时突入到高卢帝国的计划,打碎了他们想要速战速决的想法。</P>

而汉斯帝国这边,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突破口,不用死盯着马奇诺那边一条线了。</P>

说完得失,再说说双发的问题。</P>

首先是汉斯帝国这边,小毛奇远离战场,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各集团军缺乏协同,导致速胜计划破产。</P>

其中,按照原来的施利芬计划,汉斯帝国应该在西线布置79个师,而在西线的右翼,也即是比利时这边需要布置68个师的规模。</P>

但是小毛奇却乐观的,错误的预计了高卢帝国战争阵潜力。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一部是时罗刹帝国的功劳。</P>

如果不是罗刹帝国率先发难,打破了小毛奇的计划,让他从西线抽调第八集团军东线防御,然后让第八集团军东西线两头跑,可能这一场战役的结果就不是这样了。</P>

另外一点就是,小毛奇修改了西线左右两翼的兵力配比,按照施利芬计划,在西线的个师当中,右翼应该安置68个师,左翼防御的部队只需要11个师。</P>

但是小毛奇觉得,既然是打突袭,就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反而是在左翼,高卢帝国从一开始就不停的增兵,导致左翼压力过大,所以才从右翼抽调兵力。</P>

这就导致,右翼发动进攻的时候,实际可用兵力只有50个师。</P>

而这五十个师,既需要剿灭比利时残存势力又有需要突破霞飞元帅构建的马恩河防线,这让兴登堡手里的兵力严重不足。</P>

小毛奇在这一场战役过后,将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P>

而协约国这边呢,也有严重的失误。</P>

首先就是协约国高层,特别是高卢帝国这边被错误的情报所误导,把他们的主力全部调到了色当附近。</P>

导致自己在东北部的防御力量空虚,如果不是比利时拼死反抗,给高卢帝争取确到了时间,恐怕现在巴黎已经易主。</P>

第二点就是,协约国这边没有明显的主次,又是多国联合部队,这就导致他们的指挥系统显得比较混乱。</P>

如果不是看着比利时被攻破,约翰帝国和高卢帝国都输不起这一仗,从而让约翰帝国在马恩河战役一开始的时候就交出了指挥权。</P>

那么这一战的结果也会被改写。</P>

不过,这一战也不是没有赢家,而最大的赢家就是约瑟夫·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