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徐城之后,冯国坤倒是时常过来我苏古雅集喝茶了。</P>
虽然他的集珍堂距离古玩街道路不近,但他几乎隔个两三天就过来坐坐。</P>
他坐的时间不长,喝几杯茶,闲聊几句。</P>
偶尔还跟我讨教一番古董的鉴定或者清理保养。</P>
我也会略微点拨他几下。</P>
我用点拨这个词,真不是自大。</P>
其实很多古董商,甚至大藏家。</P>
眼力不错,鉴赏水平挺高。</P>
把玩古董,买卖古董那是基本没得挑。</P>
但是,一谈到清理保养,甚至是修复古董。</P>
我跟你说,绝大多数都是野路子。</P>
顶多能谈一谈清理保养,修复那是别指望了。</P>
实事求是的说,本身国内能够真正懂得修复古董的,比如瓷器、字画、金石杂件等。</P>
这样的人是屈指可数。</P>
就算有,也大多都在体制内的单位里。</P>
什么博物馆,研究院里。</P>
民间,很少了。</P>
要说有,也就数那些手艺高的做旧师了。</P>
当然了,现在那些仿制古董的工匠不算啊!</P>
这些人都是拿电焊做青铜器,你就别指望他修复古董文物了。</P>
所以,我说点拨冯国坤,一点也不夸张。</P>
冯国坤每每听到我讲的小方法,都是惊为天人,甚至都拿出手机做笔记。</P>
当然了,我也只是和他说一些简单的保养和修复的小技巧。</P>
至于很多做旧的手艺,我自然是不会和他说的。</P>
梅溪的规矩,手艺是不能外传的。</P>
况且,我说了,他也应该听不懂。</P>
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搞定的。</P>
要知道,我可是学了二十多年。</P>
而且练的还是童子功,一般人比不了。</P>
“九爷,我们上次带回来的几件东西我盘的也差不多了,我想过几天就拿出来上架了,您觉得如何啊?”</P>
徐城的东西带回来也就半个多月,冯国坤就决定上架出售了。</P>
我觉的有点着急了,但是按苏沫的话说,做生意就是做的资金周转。</P>
一年转一次和一年转两次,利润可是差一倍。</P>
所以,谁不想早点出货回笼资金呢!</P>
“半个多月,会不会太短了?你怎么盘的?”</P>
“就是和大家一样,常规做法啊!油脂涂抹,然后抛光。”</P>
“那套玉剑你也是这么做的?”</P>
冯国坤点点头,“有什么问题么?古董行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呢?”</P>
我听的不禁摇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