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拍卖会七点开始,规则基本大同小异。</P>
先看古董,自行鉴定。</P>
给时,一个半。</P>
这个时间,说短自然是短的。</P>
但私人的拍卖会大多都是如此。</P>
重点都放在后面的拍卖环节了。</P>
拍卖不限时,拍完为止。</P>
今晚的拍卖采用明标竞拍,卖家不设底价。</P>
而每次加价的幅度为两万。</P>
其实,加价幅度就是底价。</P>
两万起。</P>
这个幅度在私人拍卖会上来说,其实很小。</P>
我之前说过拍卖会的加价幅度是个很有讲究的东西。</P>
幅度大,五万十万的,好处是能让拍卖会的速度加快。</P>
这种适合高价值古董,参加的客户为顾先锋、马博天这种很有钱的商界大佬。</P>
这些人,有钱,但没时间。</P>
但不好的地方就是,幅度太大,速度太快,反而会降低竞拍者的参与度。</P>
价格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让人直接打消再加一口试试看的想法。</P>
反过来,加价幅度小,则会让人有再加一口试试看的想法。</P>
因为,反正再加一口,也就一万块,甚至也才几千块的。</P>
万一,别人不加了呢?</P>
所以,幅度小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能够让拍卖会更加的激烈。</P>
说白了,就是能够把价格炒起来。</P>
当然,不好的地方就是太耗时间了。</P>
一件价值千万的古董,如果都是一万一万的加,那得加多少手。</P>
所以,幅度大小各有优劣。</P>
如何定,主要还是看古董和参与拍卖的人。</P>
今晚的加价幅度不大,仅仅两万。</P>
属于,中间偏下的水平。</P>
之所以定这个幅度,是因为,今天的古董有点特殊。</P>
如何特殊?</P>
东西没特殊处,而是数量有特殊。</P>
古董不是一件一件卖,而是一组一组卖。</P>
古董一组好几件,从两件到六七件不等。</P>
当然,古董按组卖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P>
有些古董本身就是一组一套出来的,分开来反而会降低价值。</P>
比如一套紫砂壶茶具,有的是一壶四杯,这一组就是五件物品了。</P>
又比如战国时出土的玉璧,一组四件,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P>
这,都是一组几件的古董。</P>
但是,今晚不是这种情况。</P>
这大藏室里放着的一组组的古董,压根不是原生一套的组合。</P>
很多压根是一丁点联系都没有。</P>
比如一组佛造像吧,三件。</P>
粗看第一眼,分别是明朝的铜罗汉、清雍正的铜白度母。</P>
两件铜造像也就算了,中间还夹着一件德化的白瓷观音。</P>
你说,这都哪跟哪啊!</P>
当然了,也不能真说一点联系都没有。</P>
都是造像么!</P>
放在一起也是个组合!</P>
类似这样的组合,不分朝代,更不会管出处。</P>
按类型,甚至外观大致的几件放在一起就是一个组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