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的现场基本上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多说了。</P>
柯红兵进场,首先跟他热情打招呼的就是拉纤的陈守和。</P>
他故意问陈守和今晚的卖家是谁啊?</P>
陈守和摇摇头,说卖家不愿意露面,大家管他是谁,见好的就拍就是了。</P>
柯红兵听完也就微微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P>
倒是陈守和见柯红兵得耳朵上带着一个助听器,不禁就关心起来。</P>
“哎哟!柯爷,您这几天不见,耳朵怎么了?”</P>
“耳朵有点背,老了,去医院医生给配了个助听器。平时比较少戴,这有重要得事才戴。”</P>
柯红兵随口编了个理由,表情倒是挺自然得。</P>
而车子上,我们在电脑上柯红兵的小微笑都被我们听得清清楚楚。</P>
说明钉子搞来的这套装备的确效果不错,细微的声音都能被吸收进来。</P>
现场时间一到,就有人出来组织,先大致讲了讲规则。</P>
一样大同小异。</P>
先看古董,两个小时。</P>
晚上十点准时开拍。</P>
今晚的拍卖一样是明拍,举牌竞价。</P>
每件古董都没有底价,但是每手加价最低两万。</P>
这一条件一出,我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一个事情了。</P>
没低价,说明今晚有托。</P>
每手最低加价两万,幅度不大不小,刚刚好。</P>
讲完规则,参拍的人就四散开来各自去看拍品去了。</P>
从柯红兵的视角去看,今晚参会的人不算少,加加起来估摸着有四十多人。</P>
除去鉴定师,我估计真正参与竞拍的买家大概小二十的样子。</P>
这个数也不算少了。</P>
而且,从柯红兵跟现场多人打招呼的情况看。</P>
这些买家除了金陵及周边的部分古董商,其余的都是藏家,而且实力都不算小。</P>
我在车子上问了一句,“柯爷,这些人都认识?”</P>
柯红兵把手放在嘴边,嘀咕了一句,“小部分我认识人家,大部分人家认识我。”</P>
柯红兵是金陵的大藏家,出了名的只进不出的主。</P>
所以,金陵周边无论是古董商,亦或是藏家藏友,他未必认识人家,但认识他的人自然很多。</P>
我心想,都认识你那就好办多了。</P>
“怎么办?”</P>
柯红兵嘀咕一句,等待我的指示。</P>
“柯爷,先快速转一圈,看看现场的古董大致分布情况。”</P>
“好。”</P>
柯红兵嘀咕一句,然后就很自然的绕着展厅去看古董了。</P>
实际上呢,我这一边的核心不在于看古董分布,而在看人员分布。</P>
看看现场组织方都安排的多少工作人员,都分布在什么点位上。</P>
其实,很多时候也能通过人员的站位看清古董真赝的情况。</P>
很多时候,价值特别高的古董,无论是真还是假,组织方不自觉都会专门安排一个人站在旁边观察。</P>
这个人不是看护古董安全的,最主要是偷听消息,观察买家反应的。</P>
然后及时把消息传达给后台操控的人,再根据买家的反应安排拍卖师或者托进行相应的应变。</P>
柯红兵一圈转下来也很快,不过三四分钟时间。</P>
这一圈我基本上把现场的人员状况给看清了,并且在柯红兵转的时候,指示小武在一边把现场的空间图给画了下来。</P>
同时,还把关键人员给标定了下来。</P>
整个展厅,其实关键点也就四个。</P>
我估摸着这四个人的旁边都应该是件价值不菲的古董。</P>
当然,先不管真赝。</P>
这四件我先让小武标定下来,等一下重点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