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下套(2 / 2)

我要临摹它,制造一幅新的《九秋图》,然后发给曹良付。</P>

而曹良付收到我的这幅画,就会转手发给杭城文物商店。</P>

然后呢,他们拿到了至关重要的照片,知道了画的内容后就好焊死证据链了。</P>

那我,就等着他们告了!</P>

我答应曹良付明天给他发照片。</P>

拍张照片而已,费不了太大功夫,所以说了明天发照片,就得明天发。</P>

拖得太久,反而容易让人产生怀疑。</P>

因此,留给我的时间不多。</P>

还好,齐白石的这幅《九秋图》是写意的画。</P>

不是那种传统的山水工笔之类的,这种画画起来太费功夫,不说画的多好,画完一幅就得好几天时间。</P>

而如《九秋图》这样的大写意画,其实画起来很快。</P>

如果对齐白石画临摹的很熟的人,又反复多次临摹过这幅画的专业画家,那基本上重新画一幅,快的一个多小时就能大致搞定。</P>

这是画大写意画的特点,画在心中,以草书入画,基本上是寥寥数笔就能绘出心中图景了。</P>

不过,我不可能一个小时就能画出一幅新的《九秋图》来。</P>

因为我对齐白石的画风虽然也是很熟,但是这毕竟是幅新画,我得从头开始临起。</P>

临摹一幅新画,尤其是大写意的画,开始时速度是很快的,基本上十来分钟就可以画好一幅。</P>

当然了,这种一幅画不能叫完整的画。</P>

只是个大概。</P>

初临摹,主要是掌握画纸上各个区域应该画什么。</P>

哪个地方应该落笔浓一点,哪个地方又要淡一些。</P>

哪里用顺笔,哪里用逆笔,哪里用飞笔等等。</P>

甚至,每一笔是用什么样的毛笔,都需要先练习一番。</P>

临摹写意画,是先画整图,掌握区域布局。</P>

再画局部,掌握精细程度。</P>

最后,再回到整图。</P>

临摹写意画的过程是越临越慢的,慢到一定的程度,做到不看原作就能画出一模一样的东西后,接下来再画就又越来越快了。</P>

我是从中午饭都没吃完就开始不停的画画,对着那幅《九秋图》原作一幅一幅彷佛的临摹。</P>

我是一直画到下班,苏沫都回去了,小武一个人在下面等我。</P>

大概到晚上十点多,我前前后后画了五十多张纸,感觉自己能够随手就画出每一个局部的图来。</P>

方才跟小武关了门先回望江吃了饭,然后又关起门来,在工作室里铺开纸张,真正落笔去画我想要的全尺寸的大图。</P>

当然,这也不是一次能搞定的。</P>

我一直画到天亮,大概小武起床的时候,前后共计画了六张《九秋图》,方才选了一张我满意的出来。</P>

当然了,毕竟时间有限,如此短时间内想要多么的无懈可击,自然很难。</P>

不过好在我只是拍个照片而已,对方看不到真画,所以,要求并不高。</P>

吃完早饭,来到苏古雅集。</P>

我又临时在古玩街随手挑了几块素章,顺手又刻了几方齐白石的印章。</P>

这印章我就熟了,齐白石的章以前刻过很多次,现在基本上手到擒来,分分钟就能刻一方出来。</P>

刻完章,我就直接给盖上去了。</P>

当然,这还不算完,为了保险起见,我还得做的更加的像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