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日式风格(1 / 2)

我在参观美术馆期间,等松下亮取锦盒展画的档口,找机会给小武发去了信息。</P>

其实这松下亮倒是认真,不知道是演的呢,还是当真真诚的希望跟我合作。</P>

所以,这美术馆里挂在墙上,放在展柜里的东西我们大致看了一圈后,他还特意把他们小松馆藏的几件珍品拿出来给我看。</P>

我这看了几件,的确还不错。</P>

若不是这次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是当真会跟这家伙仔细砍砍价,买几幅好画回去。</P>

我这参观不过一小时没到,就有工作人员跑过来跟松下亮说,送册子的来了。</P>

松下亮让我稍等,他出去接一下东西。</P>

等他出去,我又赶紧给小武发信息,说送东西的人来了,看到没?</P>

小武回看到了。</P>

我说,跟住了。</P>

我这边没跟小武多聊几句的,松下亮就拿着一个盒子进来了。</P>

我们现在呢,坐的地方不是茶室,而是一间专门看画看古董的鉴定室。</P>

这日本人在很多事方面的确比较细致。</P>

比如看古董好了,我们国内的古董店,一般没有专门设鉴定室的。</P>

只有拍卖行,因为量大,才会设鉴定室,在里面看东西。</P>

古董店,我们一般都是在会客区,茶桌前直接就看东西了。</P>

这样方便,也利于谈生意。</P>

但是日本人不,他们一般都不会在茶室里看古董,尤其是字画一类的东西。</P>

看古董,尤其字画得在专门的鉴定室里看。</P>

这鉴定室里设施设备齐全。</P>

一张长长的案几,擦的一尘不染。</P>

松下亮先把手上的盒子轻轻的放在了案几上,然后从旁边取出一副白手套双手递给了我。</P>

这要是在国内古董店里,基本上不会这么正式,除非上电视。</P>

不过,入乡随俗,既然人家递过来了,那我就戴起来吧。</P>

戴好手套,对方点点头,然后将盒子轻轻推到了我眼前。</P>

首先这盒子,跟国内一般是锦缎面料的锦盒不一样,人家这是全实木的盒子。</P>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还不是盒子,而是匣子。</P>

上好的黄花梨的木匣,上面贴了一张细条的宣纸标签。</P>

上书:明 朱耷 山水花鸟书法册</P>

这个外包装我仔细看了一眼就看到了破绽。</P>

这黄花梨的木匣其实是件老物件了,不敢说多久,大几十年应该是有了 。</P>

而且从做工,外形等看,属于典型的日式装裱。</P>

对书画装裱稍有了解的应该知道,日式装裱其实源于我国。</P>

但经过几百上千年的各自发展,相互之间就出现了差异和不同了。</P>

这装古董的外包装也属于广义上的装裱。</P>

我国喜欢用锦盒,日本喜欢用全实木的盒子,不包覆任何布料。</P>

而且在木盒的做工和形制上也有明显区别,这里不多说。</P>

总之,眼前这木匣属于典型的日式风格,属于妥妥的日本老物件。</P>

但是呢,违和的是,木匣上的签条并不是日本人写的。</P>

估计有人奇怪,这也能看到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