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说的有道理。”
道衍点着头、表示赞成。
他们二人均为心思缜密、细致之人,但百密必有一疏,虽然朱棣已经考虑到这点,可最终还是在此处出了麻烦。
和道衍交谈过了,朱棣一边继续在郑和的服侍下“病危”,一边日思夜念着儿子们。让他大喜过望的是、不但儿子回来了,而且还是三个在、一个都不少,同时看起来不但没受到丝毫损伤,甚至连半点儿委屈都没受着,朱棣当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抱住三个孩子,高兴得差点儿大哭一场。
家团聚自然是好事,可就在这同时,一阵他们所不知道的强风、突然地从燕山卷起、直冲王府,乃至最后席卷天下……
自从将燕王三子送回,又削了岷王的藩,朱允炆好象有种无所适从之感,心事不受控制地以四叔为中心环绕个不停,在这种状态下、关注的焦点自然再次落在燕王身上。而三位近臣也不失时宜地将所有与燕王有关的消息、优先拿出来商议。
终于、这天收到了北平都指挥使谢贵的密奏,说有人意图谋反,但说的并非是燕王本人,而是他手下的两名旗校官,于谅、周铎。
却原来、正如朱棣所料的那样,他的这两名得力部下有些心急了。因为木炭供应不及,于谅、周铎便将任务分派给各百户、让他们按期交付。
然而驻扎在北平府西郊燕山地区的护卫中,有一名叫倪谅的百户却无法完成,又因上面催得急,惧怕之下、跑到谢贵那里密告。
当齐泰将谢贵的密奏拿给朱允炆看时,朱允炆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道,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依臣看来,虽然奏报的是燕王府的两名旗校官,可毕竟他们是燕王的下属,燕王自然是难脱干系。”
齐泰回答道。
朱允炆想了想、又看了看黄子澄,
“先生看呢?”
“这个么……”
黄子澄略一思忖道,
“臣倒觉得可以来个敲山震虎、威慑一下,奏折上不是说了、是燕王的部下图谋不轨么?那么就先将这两个人正法、以儆效尤,之后再密切监视他的其他从属,如有不法、立即诛之。”
“好、先生说的对。”
朱允炆心中也很是生气,本想将四叔留在最后,可偏偏有人不让自己如愿,那么就杀掉好了,便道,
“拟旨,就将倪谅擢升到谢贵属下为千户,命其奉旨擒拿那两名意图谋反者,就地处斩、财产收没。”
“臣领旨。”
黄子澄立刻照办。
且说这天,北平府的上空多了些灰蒙蒙的云层,将夏季里灼热的阳光挡在了后面,使人们难得地觉得凉快了些。
随着三个宝贝儿子的归来,朱棣的病情也大为“好转”,能够出门骑马到各处巡视了,所以此时正带着郑和及数名护卫在街上缓辔而行。
忽然,远处飞奔来一名王府探报,来至近前施礼道,
“报,启禀殿下,属下刚刚探知、北平都指挥司不知因何派数千兵马前往西郊。”
“哦?”
闻听此报,朱棣本能地察觉出情况很是不妙、忙问道,
“我来问你,王府护兵在西郊可曾有何行动么?”
“行动倒是没有,”
探报回忆着道,
“对了,于谅、周铎两位旗校大人在那里催办事务。”
“什么?于谅、周铎……”
朱棣只觉心头一惊,连忙回头对郑和道,
“不太对头,我们立刻赶过去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好!”
当即,主从二人带着几名护卫打马奔往西郊,可当他们赶到时、一切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