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么,”
道衍听了不禁笑了、道,
“果真如此的话,那倒是好办的很,将他们交给老衲我好了,主公你只需要按我所说的写两封信就好。”
“哦?好啊。”
对于道衍大师,朱棣自是言听计从的,更何况他已经大概明白了对方的用意,立刻动手写了起来。
很快便写好了,一封给吴高、盛赞他的为人如何的好,又如何出身将门之家、识大体,而且还特意提到了上次对阵时、他没怎么抵抗就撤了兵这件事;而另一封是给杨文的,告诉他自己的苦衷,并且希望对方能和自己一同“清君侧”。封好后、用了印,便交给了道衍。
拿到手中,自然就是找人送出去,不过道衍却将两封信给送错了,也就是本应该送给吴高的、却送给了杨文,而给杨文的那封、却送到了吴高那里。当然了,会出这种错误完全就是出于故意的……
很快,江阴侯吴高被削爵贬黜,原因下是因为杨文看到朱棣写给他的那封“送错”了的信,直接连信带参的折本、送到了京城皇上的面前,朱允炆见到后、当时十分的震怒,当即就下了旨、将吴高给罢免了。这样一来,辽东守将只剩下杨文,朱棣便可放心地依计发兵大同去了。
“反间计”成功,心情自然就很好,和道衍商议接下来的具体行动计划时,朱棣也是显得很是轻松,讲起话来完全就是信心百倍。
“既然已经决定走这一趟,不如再多拿下几个地方,”
站在地势图前,朱棣边仔细地查看着通往大同的路线、边说道,
“这广昌、蔚州全都给他拿下来,也省得浪费了机会与时间。”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
道衍看着他、静静地道,
“如此说来、主公还是想要亲自领兵前往喽?”
“那是自然,本王不亲自去、也实在是放心不下,”
朱棣回过身、也看着道衍,
“另外,收服塞外那些蒙古部族这样的事,让别人去也不太合适,必需由本王亲自去接收才有诚意。”
“说的也是,”
道衍点了点头,又问道,
“不过,主公您打算带多少人马?部将又想带谁去呢?”
“这个么……”
朱棣想了想道,
“此一行来去一定要快,这样吧,先锋就让薛禄来担当,让他率领一万人马先行、赶往大同,而本王带朵颜三卫为中军就可以了,其他将士们留在北平过年吧。”
“主公……”
道衍有些担心地道,
“脱儿火察他们虽然作战英勇,可人数有些少,另外粮草缁重您打算由谁来押运呢?”
“中军有朵颜三卫他们这些位首领就足够了,”
朱棣微微充满信心地一笑道,
“至于缁重么、不必特意找什么人来运送,本王在路上解决就可以了。”
“好吧,主公有此信心自然是好,但还请您随时派探报将出征途中各方的消息传递回来,不要让老衲我为你担心。”
道衍还是有些不放心地嘱咐着。
朱棣点了点头道,
“本王记下了,大师尽可放心好了。”
当即,朱棣传薛禄来见,命他点齐一万人马,每个人各自带够七天的粮食、从居庸关赶往大同,薛禄领令而去。
将先锋派走了,朱棣回到内苑向徐王妃及三个儿子辞行,然后带着郑和及柴靖南、武平文这三个雷打不动的随行三人组,一同出城朝朵颜三卫的驻地而来。
此时已是十二月十九,天寒地冻,可是在这片营地之中、给人的感觉却是一种说不出的热火朝天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