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也叹了口气、道,
“那么姑父是怎么看的呢?”
“臣以为、北方战势又起,不必过于忧虑,”
梅殷显得很是从容地答道,
“河北、山东境内有盛庸、铁铉、平安他们在那里驻守,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虽然他们也几次败给燕王,但是总的来说、最终的防御还是很成功的。加上燕军兵力有限、物资也不象我们朝中这边能够征调的范围如此之广,北方那边相对的要匮乏许多,所以用兵也是难以持久,臣觉得陛下不必过于忧心。”
“哦……”
朱允炆听了这一番的分析,内心也稍微平静了不少,又道,
“听你所奏的这些,朕甚是宽慰,只是如此相持不下也不是个办法。”
“关于这点,陛下也不必急,”
梅殷微微笑了笑道,
“若真的能够相持下去的话,有利的自然是陛下您这边,因为您才是当今天子,而燕军那边毕竟是叛军,时间一久必然生乱。到那时、也许不必陛下您派兵将前去,他们燕军内部自己便会自消自灭也说不一定呢。”
“是么?”
这一说法、朱允炆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觉得新鲜的很,便追问道,
“那么、在您看来,朕目前该做为重点的应该抓紧哪一方面呢?”
“自然是前方将士的给养,”
梅殷立刻恢复了一脸的郑重道,
“如果粮草补给供应不上去,将是最不利于作战的,而且还有淮安府那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也不能不加强防守。”
“嗯,还是姑父考虑的周到,”
朱允炆听的频频点头、又想了想道,
“那么不妨这样吧,朕就命你为兵马总管、镇守淮安,同时执朕的诏书全权负责向各地调拨军需补给、及时地供前方将士。”
“唔……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臣定当全力以赴。”
梅殷叩拜接旨,然后退下出宫、前往淮安赴任。
送走了这位顾命大臣,朱允炆的内心稍稍的平静了一些,随即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上次反间计没有成功后,被朱棣回来的张安、还真的鼓足勇气,将燕王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给复述了一遍,而朱允炆倒还真的被触动了内心,觉得这件事做的即过分又丢脸。挑拨着四叔家父子相残不说、还被人家给轻轻松松地便识破了,尤其是最后四叔说的那句“以后绝不会再和方孝孺做任何的商谈”,朱允炆竟然有些自责,为什么身为皇帝、却要将这些重大的事情都交给黄子澄他们这三人来做主呢?结果到最后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做的好。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由自己来决定了,可能根本就不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他的心思又落到了朱棣的身上,之后又联想起其他的叔叔们,那些人中不是逃回了京城、就是被就地囚禁……不、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十七叔宁王朱权,他已经投靠了四叔,另一个就是五叔周王朱橚,他如今还流放在云南蒙化……
周王是四叔的同胞兄弟,不如、将他也迁回京城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