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代表,这些人不希望李然造反。</P>
相反的,这些人无比期待,李然真正造反的那一刻。</P>
就像历史上的曹操,从最初忠于大汉的那个少年, 一步步成长为枭雄。</P>
到大汉的丞相,再到魏王。</P>
曹操最初真想这么干么?</P>
他在袁绍屁股后面混的时候,想到会有如此成就?</P>
曹操为了一个魏王,杀了多年好友荀彧,是他想的么?</P>
若是想当魏王,在统一北方之后不能当么?</P>
为什么要在自己经历多次战败,并且身体状况日渐衰退的时候,才开始当魏王?</P>
到了那一步,不是你自己想不想。</P>
你即便是不想,手下人也会推着你,让你到那一步。</P>
就像曹丕,他不称帝能行么?</P>
不称帝,怎么笼络人心?</P>
不称帝,怎么能让麾下兵马,谋士死心塌地的跟着他?</P>
当麾下武将,谋士,发现跟着你没有前途的时候,这些人会怎么想?</P>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这是无可避免的。</P>
当主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P>
也不是自己一句话,不论对不对,下面就会跟着干的。</P>
这里面,学问大着呢。</P>
而李然,从最初那个一人一虎隐居平顶山的少年,也在一步一步成长。</P>
不成长都不行,麾下人会推着你成长。</P>
言归正传。</P>
从邺城回到平顶山的钱三,心满意足。</P>
立马给李然写了一封信,把杜儒跟甄逸的事情,原话奉告。</P>
李然在看过信后,也是无语了。</P>
钱三想着办法骗来的钱财,这不都是人情啊?</P>
这些人情,最后还不是他来还?</P>
但不管怎么样,李然心里面还是挺暖的,杜儒,甄逸,这些人能在关键看时刻伸手 拉一把,李然就不会忘了他们。</P>
这份人情不着急,会有机会还的。</P>
李然现在要忙活最重要的事情。</P>
除了山字军之外,还要另外成立几支军队。</P>
还有就是,他自己当上了将军,跟着他混的这些人,也是时候应该有明确官职了</P>
第一点,就是确定军师。</P>
几乎不用考虑,非贾诩不可。</P>
第二,册封钱三为平顶山主簿,统领平顶山诸事。</P>
第三,确定麾下中郎将。</P>
李然也不用过多考虑。</P>
典韦,跟随他时间最早,他升任中郎将,毋庸置疑,值得这份官职。</P>
黄忠,巅峰状态的黄忠,不论是统兵能力,还是个人武力,都能令人信服,谁也没 话说。</P>
高顺,虽说加入时间短,但为人公平正直,人缘不错,个人武力也没毛病,他占据 一个位置,也没什么好说。</P>
三大中郎将人选确定,典韦,黄忠,高顺。</P>
每人统领万人军队,并且设立新的营部。</P>
高顺,陷阵营, 一万人里面,多数是并州人,跟他是同乡,也更方便高顺领军。</P>
典韦,背嵬营, 一万人,为李然亲军,从六万人里面挑选出来的精锐。</P>
黄忠,神羽营,“六四零”一万人,多为弓弩手。</P>
除了刚刚创建的三营之外,还有三万军队,李然亲自领军。</P>
两万山字军, 一万骑兵。</P>
没法子,李然现在手下武将太少。</P>
李然只能亲力亲为,自己多干一点,等到有合适的领兵将领,李然会再慢慢分权。</P>
而荀彧,荀攸二人,则是被李然安排上从事的名头。</P>
荀或自然老大不情愿,但看看老谋事深算的贾诩,还是拉倒去争吧,因为压根也争 不过。</P>
现在的荀或还是太年轻,跟贾诩差了不是一星半点。</P>
而贾诩,以现在的岁数来看,正值巅峰、</P>
而且谋士这份职业,可不是武将,巅峰期短。</P>
谋士从来都是越老越妖,岁数越大经验越多,贾诩的巅峰期才刚刚开始而已。</P>
但贾诩是个绝对的懒人。</P>
懒得什么都不想管,只想动动嘴皮子。</P>
真让他负责点具体的事情,那可真是推三阻四,能不干就不干。</P>
正处巅峰,却有点想要养老的赶脚。</P>
所以贾诩虽为军师,但又没有具体权利,身边几个有个亲兵而已。</P>
可能,懒人才能活的寿命大吧。</P>
李然只能这样安慰自己。</P>
而荀或,虽说只有从事官职,但权利却相当的大。</P>
盐泽湖的五万鲜卑奴隶,另外还有一万山字军,全都是听从荀或的命令。</P>
荀或自从开春之后,基本上不怎么回来,甚至直接把妻子都接了过去。</P>
过上了田园的塞外生活。</P>
麾下又有几万人听他指挥,那小日子,简直不要太爽。</P>
特别是鲜卑人,看见荀彧比李然都要尊敬,毕竟县官不如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