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或不以为意的说道:“还能怎么办?”</P>
“就让汉天子老老实实待在长安呗。”</P>
“你就先当个大将军什么的,看哪个诸侯不顺眼,你就举起天子大旗,去灭了他。”</P>
“用不了多少年,把天下所有诸侯都剿灭干净,也就天下一统了呗。”</P>
“这点事情,你自己难道不是已经想过几百几千次了么?还用得着问我?”</P>
好么.</P>
李然还被训斥了一顿。</P>
“不是,我问的是,若是天下一统之后,又该如何?”</P>
荀彧笑了。</P>
“你在担心什么?”</P>
“担心我阻碍你称王?称帝?”</P>
“担心我死守汉朝,要跟你决裂?担心我为了护着汉天子,跟你翻脸?”</P>
李然点点头,“啊,我就是担心啊,你以前不是总是自诩忠臣么,不是要匡扶汉室么?”</P>
“我当然担心,你是我李文轩麾下最重要谋士之一,你的意见,当然重要。”</P>
荀或突然戏虐的问道:“你说句实话啊,我若是真想匡扶汉室,你是不是打算杀了 我?”</P>
对于这个问题,李然也想过很多次。</P>
以后他会不会成为心冷如石的君王,暂且不收。</P>
但以李然现在的心态来说,绝对不会杀荀彧。</P>
所以李然很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文若你放心,即便我们奋斗的目标不一致, 我也不会杀你。”</P>
“我的心,没那么硬,没那么冷。”</P>
荀彧看着李然真诚的表情,很是感动。</P>
其实,李然这个问题,困扰了荀或很长时间。</P>
但一直到去年,经过晋阳大战之后,荀或突然想明白了。</P>
荀彧沉吟片刻,接续说道:“我前些年,受家族影响,确实一直有着忠于汉室,扶 汉室于将倾的想法。”</P>
“但自从认识了你之后,我发现,汉室统治下的天下真的好么?”</P>
“看看平顶山,看看上党郡,再看看如今的并州。”</P>
“大汉王朝,四百余年历史,就没有让并州这富起来过,而在你的带领下,并州,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P>
“我每次到下面郡县视察,看见那些百姓,都是发自真心的在笑,有的吃,有的 穿,有你这个州牧在背后撑腰,这些并州百姓弯了四百年的脊梁,终于直了起来。”</P>
“你知道那些百姓说什么么?你肯定想不到。”</P>
“他们说,以前,说自己并州人的时候,觉得丢人,因为全天下的人,都看不起并 州人,甚至说,连并州自己人都看不起他们自己。”</P>
“四五三” “但现在,不论是谁,他们能挺起胸膛的告诉对方,自己是并州人。”</P>
“不论是哪个州郡的,谁敢再轻视?”</P>
“这都是你,你李文轩带给并州人的底气,而不是汉室,不是朝廷。”</P>
“你不光是给了他们吃的,穿的,还给了他们最应该有的尊严跟骨气。”</P>
“说真的,我敬佩你,你李文轩牛逼。”</P>
“我荀文若,自认自己做不到如此。”</P>
李然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被荀或如此夸赞,他顶不住啊。</P>
“还是你厉害一点,我才来晋阳几次?都是你这个别驾的功劳。”</P>
荀彧坚定的摇头。</P>
“不,我只是一个执行者罢了。”</P>
“并州的治理思路,都是你想出来的。”</P>
“在我看来,你的思想超越时代。”</P>
“治理百姓的思路,管理军队的方法,远超任何人。”</P>
“我以前,跟其他士族一样,仇恨宦官,仇恨外戚, 一直觉得是这帮人阻碍了大汉 的发展。”</P>
“但自从你说过,大汉需要外戚跟宦官,需要有人去制衡士族,我就一直在想这件 事情。”</P>
“自从灵帝死后,事实证明,你说的是对的。”</P>
“外戚,宦官先后被剿灭,我以为大汉会就此中兴,但其结果呢?”</P>
“董卓入洛阳,各个士族,可谓是丑态毕露。”</P>
“哪里还有人真正在乎大汉的生死,哪里有人关心百姓的死活?”</P>
“所谓的关东士族,又是一群什么人?”</P>
“站在高处,站在远处,我才看的更清楚。”</P>
“我才知道,你的明哲保身,你的思路是多么正确。”</P>
“大汉已经完了,没人救得了。”</P>
“时代要发展,要进步,就要改朝换代。”</P>
“论天下诸侯,有谁比你更加合适?”</P>
“所以,我荀文若,愿意助你,愿意帮你,让你登顶。”</P>
“因为只有你,才能让天下百姓过的更好。”</P>
荀彧一番话,憋了很长时间,此次也是真情吐露,把所有话, 一股脑都说了出来。</P>
李然听了荀或这话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P>
本以为荀彧是个迂腐,不知变通之人,没想到思想还挺能跟得上。</P>
历史上,曹操到底为何跟荀彧决裂?</P>
其实,是荀彧的问题,还是曹操的问题?</P>
很多人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荀或提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