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然这番话。</P>
甄逸长长吐出一口气。</P>
把这些说出来,感觉舒服多了。</P>
“我知道你这人的度量,我知道你没往心里去,但是姜儿不依不饶的,说我这个老</P>
爹给她丢人。”</P>
“哎,等你回平顶山之后,你一定要跟姜儿好好说说,这妮子啊,现在有些自卑。”</P>
“总是觉得配不上你,总是觉得高攀你了。”</P>
“文轩,你能明白我意思吧?”</P>
李然不由苦笑。</P>
没想到成婚多年,甄姜还有这等想法,实属不该。</P>
“放心吧,回去我定会跟姜儿好好说说。”</P>
随着李然的官职越拉越高,地盘越来越大,甄姜反倒是越心慌。</P>
这也是跟小时候的教育有关。</P>
甄姜倒是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但前些年,对官职的执着,对自己身为商人, 一直 自贬,给了甄姜很大的影响。</P>
李然一日娶两妻,就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态度。</P>
甄姜不差蔡琰一分一毫。</P>
但甄姜总是觉得低蔡琰一头,这都几年了,还是改不过来。</P>
“ 岳父,你觉得在中都县,如何?”李然问道。</P>
“还行,就是商铺少了点,城池小了点,位置偏了点。”</P>
“你进城的时候,应该也看见了,前来中都县的商人不少,但跟当年在邺城相比, 确实还差了点。”</P>
“不过无所谓,多赚点少赚点而已。”</P>
李然笑着说道:“中都县这座小县城,确实装不了甄家这尊大佛。”</P>
“不如在其他城池再发展一个分支,你看如何?”</P>
“中都县这边,负责养殖场,田产,收购并州其他州郡的货物。”</P>
“然后再给你安排个其他城池,再发展一个分支,方便商人往来,你看洛阳如何?”</P>
甄逸倒吸 一 口凉气。</P>
“ 洛 阳 ? ”</P>
“好是好,你觉得合适么?”</P>
“不会有人说三道四?”</P>
李然大手一挥,“谁敢说三道四?”</P>
“你给我这么多钱粮,还买不了洛阳的商铺?”</P>
“现在洛阳有百万的青州百姓,百废待兴,正是甄家入住的最好机会束。”</P>
“我还指望你,聚拢洛阳人气,让洛阳再现当年的辉煌呢。”</P>
“有洛阳这块占据天下中心的宝地,我相信以岳父大人的能力,甄家肯定能再上一 层楼。”</P>
“不是其他,压住荆州那几个豪族,徐州那几个豪族,不是问题吧?”</P>
甄逸激动的说道:“肯定不成问题。”</P>
“洛阳那是什么位置?曾经的都城啊,曾经的天下中心啊。”</P>
“不是,文轩,你说的是真的么?你可别骗我啊,可别让我白高兴 一 场。</P>
看着甄逸激动地脸色,李然不由发笑。</P>
要不说甄逸是聪明人呢,实在是太明白洛阳的好处了。</P>
汉代不是现代,道路交通不发达,那么位置,就变成了重中之重。</P>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边境州郡没有大豪族的原因。</P>
很简单,就是因为运输不方便,道路成本简直大的离谱。</P>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P>
西汉的凉州,东汉的凉州,那完全就是两个经济条件。</P>
羌人,在西汉时期,为什么非常安稳,从没有爆发过叛乱?</P>
到了东汉时期,为什么叛乱频发?</P>
除了官员的不作为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经济原因。</P>
西汉时期,关中人口三四百万,都城在洛阳,各种士族,豪族,多如牛毛。</P>
说直白点,就是有钱人特别的多。</P>
而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P>
羌人又会农耕又是游牧民族,双栖发展。</P>
羊肉,羊皮,牛皮,耕牛,马匹等,是羌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P>
关中人口够多,而且距离凉州近,像羊肉,羊皮,耕牛,战马,就可以就近买卖, 而且还供不应求。</P>
特别是羊肉,即便是冬天,也不能长途运输,也没法往南方运送,就靠着关中巨大 的人口来437消耗。</P>
但到了东汉。</P>
都城搬迁,关中经过几次大战后,人口锐减,不复西汉辉煌。</P>
羌人懵了,改朝换代之后,羊肉没人买了,羊皮没人买了,即便是有商人,也是压 价压得很低。</P>
你说商人坏?</P>
那肯定不是,西汉的商人,在凉州收购,在关中就能把货物卖了,路途近,可以薄 利多销,多跑几趟的事。</P>
但到了东汉,关中人自己都吃不饱。</P>
经济中心转移,路途增加,成本增加,商人的收购价可不就低么。</P>
就像耕牛,以前的关中人口多,羌人有多少耕牛要多少。</P>
但到了东汉就不行了,关中没人口,大量的田地被荒废。</P>
你把耕牛运送到洛阳周边?</P>
几百里啊,运送耕牛?是人干的事么?</P>
再加上凉州的田地贫瘠,羌人就指望着卖了牛羊,再去买粮食。</P>
结果是,牛羊的收购价格低了,粮食的价格反倒是高了。</P>
一正一反,导致羌人都吃不饱了,所以就频繁造反。</P>
不论是羌人,还是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