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千万不要让城中的百姓跑出来。(1 / 2)

真要是想准备完全,曹丕完全可以担任几年魏王过度一下,再找个由头称帝,比曹 操刚死就称帝要好得多。</P>

但曹丕没有曹操的威望,所以只能兵行险着。</P>

而蜀汉内部,为啥有不少人反对刘备去跟孙权打?</P>

因为曹丕刚刚称帝那个时间段,是曹魏最虚弱的时候。</P>

不打夷陵之战,可以从汉中北上,不说能不能占据长安,起码能占据整个凉州,能 打到三辅等地。</P>

但历史没有如果,刘备不光是打了夷陵之战,而且还大败而归。</P>

导致蜀汉错过了最好的机会。</P>

刘备死后,哪怕诸葛亮能力逆天,但也没法再跟曹魏抗衡。</P>

因为那个时期的曹魏已经恢复了过来。</P>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什么时间?</P>

是曹丕死,曹叡继位的时候,才第一次北伐。</P>

说实话,曹丕的死,跟曹操死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P>

曹丕死了也就死了,在曹魏一方并没有太大轰动,影响力远没有曹操死的时候轰动大。</P>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曹叡曾经多次派兵进攻汉中。</P>

当时的曹真,司马懿等人,兵分几路进攻汉中,但被诸葛亮轻松击败。一直到了大后期,姜维担任大将军的时候,做出了一个骚出水的决定。</P>

放弃汉中防御,引魏军进入汉中境内。</P>

想实行关门打狗战术,加长曹魏的粮草补给线,以天险关卡去拖曹魏的补给。</P>

如果不是因为邓艾,这个战术还算不错。</P>

因为自始至终,到成都投降的时候,天险剑阁还在姜维手中。</P>

将曹魏十几万兵马,关在益州之外。</P>

扯得有点远,言归正传。</P>

当李然说出阳平关的时候,郭嘉在不断点头,十分认同李然的观点。</P>

阳平关有多重要?</P>

一个关口,把汉中跟凉州各郡隔绝,包括陈仓,如果想进入汉中,也同样要走阳平 关这条路。</P>

现在的阳平关,自然是张鲁手里,具体有多少兵马防御,暂且不得而知。</P>

但如此天险,再加上李然的兵马没有攻城器械,即便是只有几千人,李然也甭想攻 打下阳平关。</P>

等到张鲁,张任两人反应过来之后,引兵回阳平关,只需要几万人驻扎在阳平关, 韩遂跟马腾两人就一点力都使不上。因为兵马都隔绝在外。</P>

等到那个时候,李然就会面对巨大的困境。</P>

可能就是五万人对战十余万人。</P>

要不鞠呢五万人打败十万余人,要不就是等到韩遂,马腾攻占阳平关,再来个反包 围。</P>

三方合围, 一口气吃下张任,张鲁的十几万兵马。</P>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大名鼎鼎的阳平关,没有人见过啊。</P>

李然跟他麾下的兵将,没有一人见过阳平关,压根就不知道能不能打的下阳平关。</P>

孤军深入,对汉中情况还不甚了解。</P>

这仗打的那叫一个毫无准备。</P>

但没办法,李然还是要硬着头皮去打。</P>

管他娘的好不好打,先把步子迈开,再说能不能扯到蛋的问题。</P>

第二天一早。</P>

这次李然亲自为先锋,仅带领三百人,先行出发。</P>

这三百人,全都是万中挑一的精锐,并且换上了县兵的衣服,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所以兵马数量不能过多,三百人正合适。</P>

黄忠跟郭嘉两人则是带领五万兵马为中军,在李然出发半日后再出发。。</P>

而其余的五万后勤,则是留守县城。</P>

这座县城是李然的退路。</P>

若是进取不能,那就只能想办法后退。</P>

而这座县城,就是回关中最重要的补给地点。</P>

五万后勤青壮,其中担任过老兵的,拿起刀枪,上城墙进行防御。</P>

这座县城已经算是汉中的中心地带。</P>

往东,还有上庸等东三郡。</P>

上庸等地的兵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也必须要防一手才行。</P>

而这五万人,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后续的粮草,后勤问题。</P>

李然现在暂时还不缺粮草。</P>

从关中带来的粮草,再加上从县城搜刮的粮草,能坚持五六日之久。</P>

但若是五六日之内依旧没有任何进展,那就需要这座县城的后勤兵想办法筹措粮 草。</P>

一部分后勤兵要回关中,再往汉中用担子挑送粮食。</P>

李然带着三百兵马, 一路往西,连续路过三座县城。</P>

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没有兵马调动,城门也是大开,城中百姓进进出出,没有任 何异样。</P>

但李然等人并没有进城。</P>

因为只要进城,那就必须立马封城才行,如若不然,非常容易暴露。</P>

要知道,李然麾下的兵马,来自五湖四海,但偏偏没有一个是汉中人,更没有益州人。</P>

三百人进城,总不能连话都不说吧?</P>

只要一说话,就极有可能暴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