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接单了。”林雨无奈地跟对面的林源和周华南说。</P>
“我确定。”</P>
挂了电话,林雨还有些心疼,要是不叫停,估计还能接到不少订单。</P>
但是这边的产能有限,已经做不出那么多了。</P>
就连原材料都要不够了。</P>
林雨想过会接到新的订单,但没想到林源和周华南这么能干。</P>
接的单子都要做不过来了。</P>
最后只能无奈喊停。</P>
宋美丽算了算说:“现在这些订单够我们做半年的了,原材料也将将够用而已。”</P>
办公室的几个人都有些发愁,觉得订单就这样放弃有些可惜。</P>
李兰花刚好过来办公室,听说这事便说:</P>
“不就是需要红薯、水果那些吗?就不能再去外头问问有没有?”</P>
宋美丽道:“去哪找啊,这附近几个大队都被咱们薅完了。”</P>
林雨眼睛一亮:“附近的不够,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啊。”</P>
其实要说红薯最多的,还得是南方地区。</P>
他们厂里这些原材料,都是南方生长更多,越往南产量越大。</P>
“漫青,你家是不是就在南方?”</P>
欧漫青点点头,她家在广城,她爸爸还曾经跟厂里拿过货呢。</P>
林雨问她:“那你觉得,我们往南方去采购,可不可行?”</P>
欧漫青觉得可行,她前世在南方做生意,没有怎么接触过农产品。</P>
但也知道那边的农作物产量大,有些人会往北边输送过去。</P>
林雨觉得这事可以合计合计,于是晚上回到家,就开始埋头苦写。</P>
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才把具体的方案写出来。</P>
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考虑,他们没有实地考察过,一切都是空话。</P>
她决定去南方调查调查。</P>
林爱国本来是不同意的,但她用食品厂发展的前景来说服他。</P>
让他相信食品厂的未来可期。</P>
“您想想啊,咱们要是能从南方采购到足够的原材料,就能把东西卖到全国各地去。”</P>
“到时候就会需要更多的工人.......”</P>
这可是有利于所有社员的事情。</P>
林爱国仿佛已经看到食品厂成为一个千人大厂,方圆百里的人都来这里上班。</P>
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笑脸。</P>
虽然觉得林雨的胆子太大,步子迈得也有些大,但林爱国斟酌再三,还是同意了。</P>
除了林爱国,家里其他人都是支持这件事的。</P>
特别是林山,他也能看出其中的前景,于是才费心费力地促成。</P>
林爱国摇摇头道:“我老了,脑子跟不上年轻人。”</P>
林雨赶紧说 :“大伯,你还不老呢,我们需要您这根定海神针。”</P>
要不是有林爱国的支持,林雨哪能有如今的自由度啊。</P>
林爱国虽然年纪大了,但在大队的威严不是林山能比得上的。</P>
什么事情只要是他说的,社员们基本不会反驳。</P>
大家都相信他是一心为了大队的发展,没有私心。</P>
做大队长能做到这个份上,林雨是很佩服他的。</P>
林山也总是把林爱国当做自己的榜样在学习。</P>
因为有了林爱国的支持,林雨便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离开之后的事情。</P>
这次过去广城,她准备带上欧漫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