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上市的时候,我的烹饪班开班。付青青成了我的助手,同学们的助教。我的学生有:柳如烟、江浩、麦振新、杨逸。麦振新就是跟着爷爷赴野菜宴的那个小男孩,知道我办了烹饪班,自己来我这里报名的。</P>
我正在给学生们,普及白鱼的知识:“白鱼为塞外鱼鲜上品,与江南名鱼相比也绝不逊色。产于松花江的白鱼最为肥美,大者可三二十斤,脊背有油。长江产的不如松花江的肥。北方其他各地产的大多不大,至多二三斤重。”</P>
“清蒸、红烧,或熏或腌均无不可。熏白鱼的做法,用酱油、料酒浸泡,过油炸熟再熏,如能得樟木或松塔来熏更有一种清逸的风味。若在冬天,可多买一些腌好,用鱼糟抹在鱼的两面,入坛封固,不可泄气,放置背阴处所,吃的时候或炸或红烧,冷吃热食均好。”</P>
“海产品里也有白鱼,鳞多油脂,烹饪的时候和鲥鱼一样不要去鳞,身薄如刀,通体白色,30厘米左右,味鲜美。另外,还有一种叫白条鱼的,白鱼小的时候和它长得极像,可它们只是远房亲戚。”</P>
“说到了白条鱼,我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因为它们长得像,所以也投机取巧的人,就故意将它们混为一谈。《随园食单》的作者袁枚有一个叫夏曾传的粉丝,是清末的。”</P>
“根据袁枚的《随园食单》,写了《随园食单补证》,他还记录了清代白条鱼食用方法:白鲦鱼长不过数寸,鱼中之贱品也。或以油灼透,加葱椒起锅,燥食之,以松脆为佳。”</P>
我一边教他们如何区分白鱼和白条鱼,一边告诉他们,“大家都知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吧,那些你们知道这鱼说的就是白条嘛。”</P>
柳如烟说道: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濠梁之辩”,就是发生在白条鱼身上,此事见《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P>
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P>
麦振新:“我今天真是来着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里面还有这玄机呐。这是不是再让我们注意,一定要细读古典文学,不然连白鱼和白条鱼都吃不明白。”</P>
“是的,麦振新同学说得没错,我们要细读古典文学,今天你们学到的不仅是烹饪知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点头赞许道。</P>
我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知道今天的课程已经成功引起他们的兴趣。我笑了笑,继续说道:“古典文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白鱼与白条鱼的区别,就像生活中的真假、善恶、美丑,需要我们用心去分辨,用心去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