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风陵渡(1 / 2)

“码头需加强戒备,提防狄戎自冰面突入我境。”

“公子且宽心,狄戎若要自大河(黄河)奔袭至瑕邑,需奔袭数十里,如此长途奔袭,不如就近抢掠芮国、魏国,尤其是大河黄河)上冻前,不少物资囤积于魏国最重要的渡口风陵渡处,此处没有城墙护卫,极易为狄戎所抢掠。”

“风陵渡?”

郭猛身子猛然直了起来,别不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提到的“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那个风陵渡吧?

见到郭猛反应如此之大,毛遂赶紧解释:

“风陵渡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得名,轩辕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做大雾,黄帝麾下将士东西不辩,迷失四方,无法作战,这时黄帝贤臣风后赶来,献上指南车,黄帝之军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后此战阵亡,后葬于河东,乃称之为风后陵。”

原来还有如此故事,郭猛倒是好奇不少;

“如此说来,河东倒是历史悠久。”

“自是如此,河东古称‘中国’,乃是上古贤王尧、舜、禹部落所在之处,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河东乃帝王之都。”

郭猛差点绝倒,原来“中国”一词出现得如此之早——只是,这“中国”之地未免太小了吧?

不过地方虽小,既然尧舜禹均以此为中心,足见此处在春秋之前便是极易开发农耕之处,一时间郭猛对晋国占据的河东之地垂涎三尺。

可惜此刻是绝不能轻易碰晋国的,晋国对于周平王东迁洛邑,重组周室的过程居功至伟,可以说是与郑武公的郑国,联手撑起了东周王室的天空。

晋国在周平王心中地位非同一般,若非曲沃代翼扰乱晋国,晋国此刻当是虢国北面如芒刺背的存在。

郭猛只能收回心思,再度将焦点放在风陵渡上。

“自砥柱之上,风陵渡乃是大河之上最大的渡口,河东与关中人员往来多从风陵渡过河。”

风陵渡对面的渡口或许没这么有名,但是在“后世”却有另一座雄关——潼关,唐朝时由于函谷关所在稠桑原北面因黄河泥沙淤积,在原本陡峭的山壁之下,出现不少滩涂,自东而来的敌人无需死磕函谷关,而可以从这些滩涂绕过关卡,致使函谷关作用形同虚设,不得已,唐朝在西面设置了地形逊于函谷关的潼关,权当作为进入关中的最后一座重要关卡防线。

“要不要在潼关也设置一道关卡呢?”

郭猛思索一二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幻想,毕竟修关卡并非战略游戏中鼠标一点就能完事的存在,在这个时代,由于工具的落后,修筑一座关城的耗费并不小,开春雪融之后,自己还得将有限的钱财用于函谷关正式关城的修筑 ,届时瑕邑库房多半捉襟见肘,多半无法再挤出钱财修筑这座关卡了。

——再者说了,函谷关与潼关之间并非大平原,以潼关屏蔽两关之间土地实无必要。

“以汝之见,狄戎必侵风陵渡?”

毛遂挺了挺胸膛。

“必不会放弃此处。”

……

果然数日后,黄河冰面上出现不少逃难之人,郭猛派人前去询问,得知正是风陵渡的商人。

“大荔之戎伙同白狄仅仅一日便攻破风陵渡,四处掠杀,惨不可言。”

“魏国国君未曾出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