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2 / 2)

“便依市价征集小麦便是。”

小麦这种“杂粮”这么不值钱?这让郭猛心中一阵窃喜,同时又好奇的多问了一句。

“黍米与稻米的比价呢?”

“一斤稻米可交换两斤半黍米。”

槽,大米这么值钱?

一瞬间郭猛有个冲动,想让整个瑕邑把刚种下的黍米全拔了改种水稻。

不过这想法想想就好,自古关中附近就不是水稻产区,郭猛再傻也知道水稻前面那个“水”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有足够降水的地方,种水稻这种耗水量大的玩意,就是跟整个农产区的农业亩产过不去了,总不能为了少量稻田而让大量小麦缺水减产吧?

只是大米怎么如此贵重?

“物以稀为贵罢了,只有南方之楚国等国能种植稻米,且从南方转运至北方,道路曲折交通不便,故而稻米价格腾高。”

原来是交通因素占比更大,算了算了,说不定等郭猛辛辛苦苦种出稻米,这比价就跌回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郭猛倒是记得哪怕是两千多年后的世界粮食市场,也是大米价格比小麦更高,当初也没深究这个原因,只是以为可能是世界上喜欢吃大米的人更多的缘故,现在估计只怕不仅仅是这个原因。

不过千年之后的原因对于解决当下问题毫无帮助,郭猛收束住自己发散的思维,决定再好好想想如何最大利益的从这当前的世界中收割更多的韭菜。

“除去成周的小麦,河东地区的粮食又以何种作物为主?”

“河东地区以黍米为主,因而颇适合军用。”

缭不禁感慨着,一时间忘了其实如果麦子磨好变成面粉,其实也是不错的军粮。

历史上战国初期的魏国便因此颇为人所羡慕,毕竟其分家所得的国土上主产的便是最适合当时军队军用的军粮黍米,比起别国自然更有军粮征集的优势。

只不过这话落在郭猛耳中,却是另一个想法。

“河东之地是否适合种植小麦?”

“公子,河东之地多为晋国所占,吾国自然无法左右其种植。”

可惜没法从这儿割韭菜了,人家这儿就是种的黍米;郭猛只能惋惜一声。

“河东为高山所包围,山区之间听闻倒是种植了不少稷。”

稷?郭猛对此甚是好奇,直至缭命人取来一只,郭猛这才明白原来这词所说的便是高粱。

高粱可以制酒,哪怕是千年之后,高粱酒通常还跟高度酒串联在一块,名声颇响;只是高粱米吃起来味道同样不敢恭维。

虽然军队中少不了要储备酒,但是目前以瑕邑的底子而言,郭猛只能先保证主粮供应,酒这玩意虽然可以提高军队士气,往后若制成高度酒,也能作为酒精的临时替代品给伤口消毒,只是需要粮食作为原料的酒,郭猛当前显然是顾不上的,毕竟粮食都不足以连续作战数年,此刻谈论酒多少有点想不开了。

“又有一事,或许士卒们未必会体谅公子的良苦用心,并不肯食用麦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