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救命稻草(2 / 2)

“可如此一来,耗费财帛可便不少了啊。”

雇佣之兵自然比服徭役之兵所费甚多,然而此刻的瑕邑更为短缺的乃是能上阵杀敌之人,而非财帛;只要能持续消灭关中狄戎,将所获牛马羊源源不绝输往关东销售,必定所获不菲。

初步估算下来,若能从其余城邑再雇到两千左右的步卒,其雇佣费用多半能被夺取的狄戎战利品所抵消,说不定还有得赚头。

而且对郭猛而言,夺取狄戎手中的牛马羊固然是一大笔收入,但是将狄戎驱逐之后,所夺取的土地更是无价之宝。

毕竟对农耕民族而言,耕地的出产相比游牧民族的草场出产不仅稳定,更是高产太多。

耕地的高产程度令后世的蒙古人也没能保持初心,在打下南宋后,并没有将耕地一概改为牧场,而是基本保留了南宋耕地,仅仅是将两淮这类双方反复拉锯地广人稀之地改成了牧场——当然这便是朱元璋起家骑兵战马的来源,当然这便是另一个故事了。

总之,若不能彻底驱逐关中狄戎,要让国人在潼关以西进行耕地投入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战火一来辛辛苦苦整理的耕地和水利便多半完蛋,谁也不想冒血本无归的风险。

好在目前瑕邑体量不大,光靠着将缴获的狄戎资源倒腾到关东出售,也是一笔不菲的收

入。

这关东与关西的差价,便成为瑕邑借了关东诸国之力消灭关中狄戎的关键所在。

若郑庄公真正开始对亲弟弟公子段下手,必定会引爆关东诸国现在宁静的局面,届时关东战事连绵不绝,必定抬高关西战马和牛的价格,便更适合郭猛对关东割韭菜了。

只是郑庄公也太磨叽了,怎么还不对弟弟下手呢?郭猛颇有点等不及了。

“虢国国人虽民风彪悍,战力较强,然而各个城邑仓促而来的国人在战场上能否捏合成团,犹未可知。”

老丈人仲通之言正中郭猛要害。

确实,各个城邑过来的国人雇佣兵如何融入瑕邑大军中协同作战,这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如无法协调统合,那无非是纠集了一大堆乌合之众上场,打打顺风仗也就罢了;碰上逆风仗,其他城邑的国人是否会轻易溃散,拖累瑕邑之军,这几乎是能肯定的。

“投鞭断流”的苻坚为“后世”上了很好的一课。

若不能统合其他城邑的雇佣兵,这倒还不如不招募呢,不光能省钱,还能确保逆风仗不出太多幺蛾子。

“猛定能有效控制它邑国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否则全靠自己在瑕邑种田得熬到什么时候,取得外部胜利,输入大量胜利果实才是最快的扩充方式。

老丈人仲通看着郭猛坚定的眼神,仍然止不住轻轻摇了摇头,毕竟没多久黄河便要解冻,春耕即

将来到,留给郭猛合练其他城邑国人的时间还能有多少呢?

“夏天之后农忙便暂时告一段落,至少能让这些其他城邑的国人雇佣兵明法度,共进退。”

真的能做到么?从夏天到秋收结束,不过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如此短促时间,如何能将训练协调之事捋清楚呢?

“吾自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