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邽等三邑城高墙厚,并不适合吾等骑兵突袭;此三邑多年增筑城防,只怕比攻下安邑更难。”
“安邑虽与公子猛郭猛)交好,然则若吾等出兵进攻安邑,只怕公子猛并不会出兵援助,毕竟瑕邑区区一城邑,既非国都,如何能有较多兵员赶去增援?”
“况且虢国与晋国有仇,哪怕公子猛与安邑大夫有所勾连,亦难以改变两国敌对之实,虢国全国大军必不为公子猛所能调动。”
“如此公子猛必不会救援安邑,而吾等即便攻破安邑,晋国新封安邑封君,便不会与公子猛再度勾搭在一块么?”
当然会勾搭在一起,关中如此多人和牲口,若能独霸关中食盐供应,获利又何止亿万?
如此财帛诱人,杀了一个安邑大夫, 必定还会有其他贪婪的后继者继续接任;攻破一座安邑,即便将全城人都杀死,新任安邑封君必定还能从其他地方买到奴隶,继续将食盐往关中销售。
无他,关中人口和牲口实在需要太多盐了,只要有巨量的财帛利润,不愁没人来安邑。
攻灭安邑或许能暂时打断安邑盐池出盐的产量,但是绝无可能让其就此废弃。
而只要有虢国瑕邑武装护卫前往关中的盐队,则关中必定只会选择价低的安邑之盐。
“既如此,吾等便不如直接进攻公子猛。”
只要能击败甚至杀死郭猛,便可轻易重新控制关中各部落,届时这些部落便
只能再度吃高价的朐衍戎之盐,犬戎和乌氏便能依旧坐收巨利并以此控制关中诸戎。
这一切便需建立在击败郭猛之上,否则没有武力相胁迫,谁会舍弃便宜的安邑之盐不用而用昂贵的朐衍戎之盐呢?谁都不是傻子!
如若不能击败郭猛,则尝到过关中盐利的郭猛势必卷土重来,怂恿安邑封君继续向关中卖盐——正如同朐衍戎、犬戎和乌氏此前一般。
——哪怕关中大半地区已经游牧化,不过仗着人畜众多,消耗的食盐仍旧是天文数字。
但凡尝过关中盐利之人,绝不会舍得放弃此利。
“若吾等进攻公子猛,应攻其何处呢?”
“郑邑,只有郑邑。”
潼关险峻,绝非理想的攻击之所;而投靠了郭猛的下邽等三邑之中,选择最中间的郑邑,原因也很简单。
“此城封君威多年来为吾等提供大量兵器,吾等亦渗透多年,其中密探和亲近吾等之人不少,若大军秘密到来之际,城内里应外合,当能一举攻下。”
“为何不先取下邽,下邽毕竟在渭水之北,吾等进攻下邽,无需渡河而攻,岂不更易攻城?”
“正因下邽城邑位于渭水之北,极易被围攻,故而下邽城墙最高,城防乃三邑之中最强,且城邑人口最多,武器最精,定难攻克;而郑邑自以为在渭河之南,有渭水阻隔,多半大意不少,可为吾等趁之。”
尽管朐衍戎头人曼伯对此信誓旦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