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曹彰和公孙氏是有很大优势的。</P>
他们一可以据守伴海道,甚至将大军压到临渝县,扼守渝关。如此一来,我们进攻的难度将会加大几倍。”</P>
阿斗闻言赞许的看了邓艾一眼。</P>
别人可能不知道渝关,他可是知道的。</P>
所谓渝关,便是后世的山海关,正因此关,建虏始终无法从辽西走廊进攻大明。只能翻山越岭绕远路去攻打张家口、宣府等地。</P>
无终道和伴海道</P>
邓艾不知阿斗所想,继续道:</P>
“曹彰二可以以辽隧为依托,布防于辽水拒敌;</P>
三可以弃襄平而走,去乐浪、带方郡保存实力,同时联系马韩等国,一起抵抗我们。”</P>
李宗文等人闻言,跟着邓艾的思路而去,不自觉思索曹彰会怎么布防,和相应的应对之策。</P>
邓艾见众人凝眉,讲出自己的分析:</P>
“如今,辽东恐惧我们军威,极尽收缩。而且,我认为曹彰笃定我们不敢在雨季进攻,他们也会担心雨季补给困难,而不敢把兵力放在渝关。</P>
所以,第一种情况不会发生。</P>
另外,幽州东部各郡的将领、豪门前往辽东,必然和公孙氏产生矛盾,八成会生出嫌隙,公孙氏必然死保辽东,防止被外人撺掇。</P>
而且公孙氏三代经营辽东郡,是不会弃襄平而走的。</P>
所以,第三种情况也不会发生!”</P>
赵统点头道:</P>
“曹彰一退再退,若是放弃辽东,军心必乱,他也不会去带方的!”</P>
蔡秩和李靖亦是点头。</P>
阿斗见了微微一笑,心道:“这三个小子的思路,全部被邓艾带走了!”</P>
邓艾点头表示同意赵统的见解,接着道:</P>
“现在我们军威凌厉,辽东军民不害怕是假的。</P>
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招揽一些人!”</P>
蔡秩问道:“招揽谁?”</P>
邓艾回道:</P>
“首先,当初跟随袁尚兄弟遁入辽东的旧部及乌桓人,他们肯定不愿陪着曹彰死战。”</P>
阿斗闻言又赞许的看了邓艾一眼:</P>
“不愧是将来的名将啊,连这个都想到了!历史上,毋丘俭的大军一到,袁氏旧部和乌桓人就主动投降了。”</P>
“其次,公孙氏不一定愿意接纳曹彰,或者他们会恐惧曹彰,我觉得,可以试着招降他们。”</P>
蔡秩三人听了,连连点头,对这个突然提拔上来的军师中郎将有了极大改观。甚至,隐隐有些佩服。</P>
同时分外崇拜阿斗的识人之能。</P>
接下来的时间里。</P>
邓艾给赵统、蔡秩、李靖三人细细讲解了,武帝派荀彘和杨仆征讨燕人政权和卫氏朝鲜的战事。</P>
随后又讲了曹操征乌桓的经过。</P>
对于这些,赵统是了解的,李靖知道个大概,蔡秩则不了解,他听得最仔细。</P>
但是,由于邓艾讲述中,有很多自己的理解,赵统和李靖也听得很认真。</P>
阿斗的思绪则飘了出去:</P>
汉武帝海陆并进,征辽东和卫氏朝鲜,两次出兵才成功。</P>
曹魏三次大举征伐辽东方才彻底消灭辽东郡一域的割据力量。</P>
隋炀帝诏征100多万主战兵马,外加200余万民夫。</P>
用了将近四年时间,分三次远征辽东,损兵折将无数,全都大败而回。</P>
唐朝征高句丽,从贞观十八年到总章三年,从李世民到李治两代帝王耗时26年。</P>
从李积、牛进达、薛万彻、程名振、苏定方最后到薛仁贵,前后5次大规模出征,方才彻底拿下辽东全域。</P>
这些战役,无一不说明征辽的难度。</P>
阿斗这边结束思绪,李靖三人也听完了邓艾的讲述,眉头皱了起来,感慨道:</P>
“曹操也就罢了,连武帝发兵十万,都耗时一年多才拿下辽东!北疆确实难打!”</P>
阿斗闻言道:</P>
“怎么?气馁了?”</P>
三人闻言,异口同声的道:“怎么会,有殿下领军,必然一举荡平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