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白笑了笑:“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你们这样,认为商业电影一定要爽。”
“所以就不去拍这种带些虐的作品,但其实这种爽片看多了也会乏味,偶尔换一下口味,有时候会让人眼前一亮。”
“就像你们天天吃惯了大鱼大肉,偶尔换一下素菜,也会认为非常美味,大家的审美都差不多,胃口也是如此。”
“我拍这部电影等于就是给观众换个口味,说不定有奇效呢?再说了,《无间道》算不算悲剧,而且整部电影的基调、内核也不是传统的爽点,只不过批了一个两个角色对调的爽点,一开始点明主线,让大家有期待感。”
“这部电影就让很多人意难平,虽然是悲剧,但是电影的票房也不差,说到底,观众不是不喜欢悲剧,而是不喜欢强行悲剧或者那种为了虐而虐,说到底还是一个讲故事没有讲好的原因,如果讲的故事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他们也不会抵抗。”
陈木白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所以不少人信服了。
仔细想一想,相比较传统的完美结局,很多作品的结局都是悲剧,但这些作品反而会让人记忆深刻一些。
有时候遗憾是残缺的美,这种带有伤痕的结局让人印象深刻。
“你怎么能保证观众就一定能够接受呢?”
有人问:“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偏向文艺电影,可能大家看完了给出评价,评价也会高,但是因为太过于真实反而会让观众望而却步。”
“毕竟在档期内,还有其余人的电影,如果观众知道这是一部悲剧作品,转而去选择其余的商业爽片,怎么办呢?”
“观众观影的目的性很强,要么看科幻、动作等电影,要么支持偶像,很多人都是等着同档期的电影评价出来后再去选择观看,大家一旦看到这种悲剧结尾,可能直接就放弃这部电影了,这种情况很普遍啊。”
“对。”陈木白点头承认指出问题的人的回答。
“所以,我接下来就会开启点映模式,让电影的口碑先发酵一阵子,也能让电影的热度更高,这样就筛选了观众,能够愿意走进电影院的人,就是可以接受这部电影的人。”
“筛选观众?”众人一愣,看不懂陈木白的操作。
这不是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吗?
大家都恨不得观众越多越好,陈木白怎么还自己先剔除一部分观众了呢?
陈木白继续道:“点映来此的人大都是媒体、记者、自媒体人和一部分观众。”
“这些观众大部分都会是从关注电影的网友里挑选,只要电影的质量过硬,我相信他们的评价不仅仅是针对作品本身,还会有其背后的含义,一旦电影的口碑、质量爆棚,电影的热度高,即便是悲剧,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他们会想,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推崇,出于好奇之心,也会来观看,说是筛选观众,只是提前筛选一部分观影群体,然后让这部分人去自发地为电影扩散口碑!”
大家看着陈木白神舞飞扬地讲述着,仿佛对电影特别有信心。
他说的情况确实有,不过提前点映的话,必定是对电影非常有信心才行,一旦电影的质量不如意,这种点映只会加速影片的衰亡!
点映就是电影提前在电影院之前上映,然后会有很多人提前去观看,要么是媒体人要么是对电影感兴趣的人,可以超前观看到作品。
他们看完以后,也会对作品评价,一旦作品的评价高,那么会吸引不少网友去观看这部电影。
但电影质量若是不行,评价不好,对电影来说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电影上映的时候,也不会有多少人走入影院去支持了。
毕竟愿意去看差评居多的电影的人,还是少数。
点映的前提就是片方对电影特别有信心才会去做的事情,否则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电影上映的当天是可以诓骗到一部分观众的,不管电影好坏,他们都是第一批观众,捏着鼻子认了。
点映以后,有关于电影的评价就会出来,到时候再想骗人,可就不容易了。
大家没想到,陈木白会选择进行点映!
他就这么有信心吗?
这部电影才刚刚杀青,连后期剪辑什么的都没制作好,等于连成片都没看过,陈木白就决定进行点映,这是不是对这部电影太有信心了!?
不过,如果质量真的可以的话,按照陈木白的话去行动,确实是可以实现的。
首先点映的口碑和质量是可以爆发的,高质量的口碑和质量确实会让网友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再加上一部分媒体和自媒体人对于电影的讲解,都是有利于电影的。
他们对电影的剖析非常详细,还会深入病患群体,有这么一部电影去讲述他们的遭遇,绝对符合业内人士的需求,高度赞扬。
文艺电影受欢迎的点也是基于此,相比较普通观众,专业人士对于电影的包容度更高,评价也会更好。
如果这部电影真的点映的话,也将是陈木白第一部点映的作品!
如果说,一开始大家对于电影的前景还是比较悲观的,但是经过陈木白的诉说以后,大家反而再度产生了希望。
只要一切能够像陈木白说的那样顺利,并非不可能做到。
以往也不是没有偏文艺、悲剧的电影拿到高票房,只是难度很高,再加上资本的强势入侵,大家越来越不愿意去赌这种概率极低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