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P>
一诗,一词。</P>
换来两人异口同声的一句:“变态!”</P>
这次除了言若珺,连陈若萱这个便宜表妹也咬牙切齿的跟着骂了一句。</P>
这一诗一词一出,让人家以后还怎么写中秋诗词?</P>
不是,这家伙明明年龄才二十多岁,是如何能创作出这两首完全不同场景的作品,还能产生出这么充沛的感悟,写出这么感人至深的美妙句子的?</P>
这完全就像是两个经历过数十年风雨,正颠沛流离,与家人分别好长时间,正对着月亮思念家乡亲人的老头子才能生出的感悟吧?</P>
虽然说艺术不拘泥于现实,可以凭空想象一个场景加以创作。</P>
但这种感悟是正常人能想得出来的吗?</P>
不是变态是啥?</P>
亭子里沉默了半晌后,杨祖新激动的拍案而起:“好诗,好词呀!我马上转发胡老爷子,让他老人家推荐给教育部门。今天荣理事写的几首作品,都是可以纳入教材的经典之作!”</P>
“是啊,荣理事当真是诗仙再世,佩服呀!”</P>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呀!”</P>
“哈哈,真没想到,在大华传统文化逐渐没落的当下,居然还有荣理事这样的绝世之才横空出世,这也算是大华之幸!”</P>
......</P>
各种恭维的夸赞,换着花样的彩虹马屁,令荣奕这个文抄公感觉汗颜无比。</P>
其实我也根本就写不出这么好的诗词,我只是地球文化的搬运工。</P>
罢了,反正也解释不清楚,就当是替张九龄和苏东坡领的夸奖吧。</P>
而田馨却对这种夸赞无比享受,老公优秀,不正证明自己眼光好吗?</P>
别人都夸赞老公了,自己回去当然得给奖励了。</P>
看来口头奖励还不够,还能有什么奖励呢?</P>
再给他加点油助推一波?</P>
“荣理事,我想现场将这两几作品写出来,你帮我署个名可以不?”</P>
杨祖新算是诗词、书法、绘画全能,虽然每一样都只能算精通,远达不到登峰造极之境,不过在当下大华已经算是最优秀的那批人之一了。</P>
三项之中,他又以书法为最。</P>
有了好的作品,就手痒的想立马写下来。</P>
特别是这几首作品才新鲜出炉,他现在写出来,就算是这几首作品的首书,若再加上荣奕亲自署名,那么后人引用作品,配图必定是他这几副字。</P>
只要荣奕的作品能流传千古,他的字和名字,也就能跟着作品流传千古!</P>
杨祖新话一出口,苏传国等一帮老于人情世故之人立时就想明白了他的用意。</P>
同时也有些后悔,这等好事,我怎么就慢了半拍?</P>
书法,我也可以的呀!</P>
“当然可以呀,杨老的字,完全配得上这几首诗。”荣奕爽快的应下。</P>
其余人也只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杨祖新乐呵呵的开始铺纸、研墨。</P>
《咏红白莲》、《小池》、《鹊桥仙》、《望月怀远》、《水调歌头》,五首作品一一在杨祖新笔下呈现了出来。</P>
并且或许是遇到好的作品,也或许是心情畅快的原因,杨祖新这五幅字都超常发挥,写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P>
最后就是署名,荣奕先在纸张左侧中间位置竖着写下:荣奕作。</P>
杨祖新随后在下方写下:杨祖新书。</P>
五幅作品完成,杨祖新又笑呵呵的拍了照,还让人举着作品与荣奕一起合影。</P>
今天是荣奕出风头的一天。</P>
同时,也是杨老师蹭风头的一天。</P>
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