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长平之战三(2 / 2)

由此可见,赵军之顽强,实在是非同一般;也可见这赵括不愧为马服子的称号,其勇悍一点也不逊于其父亲。只可惜他骄傲轻敌,在一开始就用错了战略。更加可惜的是,他也许正确的战略,竟然用到了错误的对手身上。白起知道,此子今日不除,日后自己一死,秦国或许就没人可以抗衡他了。赵括的卓著才能,也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赵括也知道,自己此次可谓九死一生。只要能够冲出去,则大军可活、自己可活,甚至整个战争棋局,也可以扭转。于是,赵括决定做最后的困兽之斗。他知道,为将领者,死在马背上、死在战场上,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最后一次冲锋,赵括将剩下的赵军分为了四队。其中一队人马由赵括自己亲自带领。这一次,赵括站在主帅的战车上,向敌人呼啸而去,身边无数的赵军如同潮水一般向前涌去,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

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生命的曙光,而是死亡的阴霾。在秦军营垒中,早已严阵以待:最前面的,是盾牌兵,紧随其后的,是三排秦国最强劲的弓弩兵。蜂拥前来的赵军不敌三排弓弩兵那如雨般的轮番射击,纷纷倒下。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顶上去。不知这前仆后继的壮烈场景持续了多久,留下的只有漫天的箭矢和堆积如山的尸体了。

然而,赵军对这一切都已经不在乎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第三种选择。很快,踏着同伴的尸体,赵军冲到了秦军营垒的百步之内,与秦军短兵相接了。

秦军的戟长达2.8米,铍长达3.5米,矛则有7米之长。作战时,持有不同兵器的士兵分工配合,互相保护,冲击力与防护力都无懈可击。赵兵虽然个个勇猛作战,但面对如此可怕的战争机器,还是伤亡惨重,多日的饥饿和困顿,让赵军的战力下降了不知道多少,仅剩的血性和悍勇,也在秦军的无情绞杀下,化作一缕青烟飘向幽冥鬼府。

秦军这时候也彻底被震撼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支顽强的队伍。换做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早就弃械投降了。能够在没有任何兵马粮草支援的围困下苦撑46天之后,还能向秦军发起进攻并给秦军造成巨大伤害的恐怕也只有赵军了吧。面对赵军的疯狂举动,许多秦军甚至想到了放弃。

然而此时,上天将眷顾抛向了秦军。这时候,秦军的轻骑兵和车战部队剿灭了冯亭上党军后挥师攻来,将胜利的天平狠狠地压向了秦军。只听闻刹那之间,闷雷般的蹄声响起,大地开始晃动;继而看见在赵军的两翼,黑压压的轻骑兵与车战部队迅速地席卷而来,车如疾风,马如闪电。满天的黄土被卷了起来,整个战场都被那一方黄云所遮掩,仿佛是不让老天看到,他的这些子民们,是如何的残忍、残酷、惨绝人寰。

秦军的骑兵先战车一步,率先来到赵军的百步之内,端出了弩机,疯狂地射击那些猝不及防的赵军。很快,数千人马就这样永久地倒在了血泊之中。紧接着,战车杀到。战车上的秦军借助战车的速度,用锋利的长矛快速地刺穿赵军的甲胄,来不及拔出便转向下一个目标;骑兵们也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拔出了刀剑疯狂地冲击赵军军阵。果然,赵军乱作一团,士兵们纷纷开始溃逃。但是只要赵括还活着,他们的心中就存有一丝能够创造奇迹的机会。

面对赵军的节节败退,白起自是高兴无比。但他现在一心想要的,只有赵括的性命。随着一支锋利的羽箭迅速地划破长空,赵括重重地倒在地上,同时重重摔在地上的还有赵军众兵士的心。

赵括不甘心,只要再多给他一次机会,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将。可惜,他第一次独自领军出征就被白起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一个年轻而充满梦想的生命就此化作一缕青烟,留在史简中的只有四个耻辱的大字——纸上谈兵。

一切都被淹没在这无尽的悲哀中,战争也在赵括倒下的那一瞬间被定格,长平大战的大幕也就这样徐徐落下。

白起告诉群龙无首的赵军,只要缴械投降,秦军可保全其性命。于是,已筋疲力尽的他们放下了自己手中仅有的武器。

白起站在充满血腥的战场上,仰天长啸,他赢得了这一巅峰之战。无论敌军死亡了多少,白起都冷酷面对,他知道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适者生存才是正道。为了秦国的未来,他还要做最后一件事情——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