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回家见孩子们(2 / 2)

笙冉想说:即使没醒,也被你刚才那两句话给震醒了!</P>

笙冉赶紧掀开被子看了一下自己的穿着,可不能在孩子们面前失了态。</P>

嗯!整套的睡衣穿着很整齐,肯定是顾煜青帮自己穿上的。</P>

她直接出声:“宝贝们,妈妈醒了你们进来吧!”</P>

几个小家伙听到妈妈的声音,赶紧开门跑进了屋。</P>

一边跑,一边挣脱了脚上的棉拖鞋,六个孩子都爬上了床,左右两面的把笙冉围了起来。</P>

笙冉张开胳膊虚搂着他们,听他们叽叽喳喳的各种童言童语。</P>

笙冉本来还在疑惑:顾煜青离开了,几个孩子怎么不难过。</P>

后来在他们的言语中才得知,顾煜青告诉孩子们,以后他们一家都要去京市,他先去那边收拾房子,等妈妈把家里安排好再带他们一起过去。</P>

爸爸的工作挪到京市那边,会挣更多的钱,给他们买他们喜欢的东西。</P>

他们在那边也能学到很多本事,交到许多新朋友。</P>

反正巴拉巴拉的给她列举了一大堆,去京市的好处,搞得好像她多不愿意去似的。</P>

再说顾煜青这边,一大早他就瞬移回了京市,他直接去了赵文川的小院那边。</P>

到了那边发现门锁着,他掏出钥匙直接进了自己的屋。</P>

把笙冉给自己准备的两个大包裹放好,就去厨房给自己弄了点吃的。</P>

吃完饭,他直接坐公车去了自家的四合院那边。</P>

他出来时在堂屋给赵文川留了张字条,把自己的去向告诉了他。</P>

等到了四合院这边已经是九点多了,一进院就看到,二十多个工人在分工合作着。</P>

这才过去了三天,小院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这大冷天的工人们干活的热情却不减。</P>

他向工人们打听了一下,在厨房里找到了和工人们探讨的孙大哥。</P>

“孙哥,我回来了!你们这进度挺快的!”</P>

顾煜青的声音,打断了正在探讨的三人。</P>

“煜青回来了!这不是看你着急,多找了些工人嘛!</P>

你刚进来时看没看他们改动的地方?</P>

觉得怎么样?”孙国安开口问顾煜青。</P>

“外面活干得不错,你们在这干嘛呢?”</P>

孙国安回:“这不是卫生间改造这一块我们没做过嘛!就探讨一下看看这活究竟怎么干!”</P>

于是,接下来原本的探讨三人组变成了四人,顾煜青在这方面虽然不是专业的,但这活要怎么干他还是知道个大概的。</P>

经过他的点拨,卫生间的改造很快就敲定了下来。</P>

接下来的两天,只要有时间顾煜青都亲自参与到四合院的改造中,有了他的加入,好多问题解决起来也顺畅了很多。</P>

这也给了孙国安这支队伍好多启发,让他们也掌握了别人都不会的技术。</P>

后来凭借着他们的这门领先于人的本事,和顾煜青的技术指导。</P>

改革开放后,由顾煜青赵文川和孙国安共同组建的建筑公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P>

以至于到了后来,孙国安每每想起,都非常庆幸自己,当时真心结交顾煜青两口子的决定。</P>

顾煜青回京市的第四天,他直接进了京市的研究所,后面的一切事宜都拜托给了赵文川和孙国安。</P>

在距离过年还有20天时,就是那边的房子已经装修晾晒好了。</P>

笙冉他们也决定好了,一家老小今年都在京市过年。</P>

前天他们已经把要用到的东西,托关系让火车给托运了过去,京市那边有赵文川给接货安排好。</P>

爷爷奶奶和赵老师本来是不愿意去的,可在孩子们的软磨硬泡下,还是答应了跟着一起去京市,等过完正月十五再回老家。</P>

让他们在北京长住,那是万万不可能的。</P>

笙冉也理解老人家的心思,没有勉强他们。</P>

反正等到了明年,自己考上大学后,再劝他们搬去京市,到时他们应该就会同意了。</P>

笙冉和苏子康在去京市的前一天,亲自回老家去接三位老人。</P>

顺便拿着给大队长家的年礼,提前去了趟大队长家,也和他说了她们一大家子要搬去京市的事。</P>

顺便把迁户口的手续和几个老人的介绍信也都一起办好了。</P>

也把京市的地址告诉了大队长,让大队长有事和她联系。同时拜托他三个老人回来后,让他帮忙照看着点。</P>

大队长看着自家大队的娃有了出息,也跟着与有荣焉,对于笙冉的话也连连答应着。</P>

等人走后,大队长媳妇问大队长:“你说子康和他亲家这都跟着去了京市,吃啥喝啥!这不是给孩子们添负担吗?”</P>

大队长斜了他老婆一眼,开口说:“你懂个啥!这笙冉丫头和顾战那小子,一看就有大出息。</P>

他们还能少了爹妈的吃食,再说他家那六个孩子不得有人帮忙看着!”</P>

想着笙冉家那几个,漂亮懂事的孩子,大队长媳妇不禁也心生羡慕!</P>

“想当初队里人都笑话子康一家,现在都毁断肠子喽!”大队长媳妇感叹道!</P>

大队长老神在在的说:“哼!这才哪到哪!他们后悔的事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