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也是受益者!</P>
上工分的粮食,自留地里产的粮食,再加上每家院里种的。</P>
大多数的人家每年都能有些余粮。而城里工作的人,口粮都是定量的,大多数人家都不够吃。乡下人就可以用粮食,找人城里熟人换些钱票或其他用得着的,各取所需,比黑市便宜,还风险小,双方也都满意。</P>
笙冉带顾煜青去了,西厢房给他准备的那间屋子。</P>
一进门,就看见靠里墙的一个3米长2米宽的大炕。在东北基本都睡炕,要不冬天太难熬了。</P>
炕上有一组炕琴,里面用来放衣服,有三组对开门,门上还挂着小锁头。炕琴上面现在放着一床新被褥。</P>
炕的下面,有一个一米五宽的书桌,还有一个带靠背的椅子。再往旁边是一个脸盆架,上面有一个新的红双喜脸盆,还有一块蓝色的新毛巾。</P>
整个屋子一目了然,顾战夫妻俩的屋子布置和这屋一样。</P>
“你看看缺什么,咱们再添置!”笙冉歪头问顾煜青。</P>
顾煜青上前抱住笙冉,在她耳边说:“什么都不缺,就缺你。我们现在不能住在一起吗?”语气里透着委屈。毕竟在现代时,他们已经同居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分开这么长时间过。</P>
“还不行哦!等下午爸妈们醒来,我们在问问他们,咱俩的事怎么办!”笙冉揪着顾煜青的耳垂说。</P>
顾煜青也知道这是个保守的年代,只是不死心的多此一问。</P>
顾煜青坐在炕上,怀里搂着笙冉,商量着后面的发展。</P>
笙冉忽然想起,县纺织厂招工的事。和顾煜青商量:“县纺织厂过两天,有两个对外招工名额的考试,到时候咱俩一起去试试。</P>
要是不找个工作,就要在大队里上工挣工分了。我想着,咱们以后吃的穿的总要有个出处,要不然时间长了,肯定有人怀疑”</P>
顾煜青听笙冉说完,觉得很有道理,点头应到:“行,到时候我们俩一起去考试,先看看能不能考上,后面的事再做打算。”</P>
俩人在屋里,犹如小夫妻一样,为家里的琐事,有商有量,画面恬静而温馨。</P>
等他们听到外面有说话声时,也收拾了一下,走出了屋子。</P>
原来是两家的爸爸妈妈都起来了,由苏子康带着大家准备在苏家溜达一圈。笙冉和顾煜青也加入其中。</P>
大家把前院后院都溜达了一圈,就回了顾父顾母的屋子。</P>
两家人都上了炕,围坐在炕桌四周。笙冉从空间拿出一些干果,水果,还拿了几瓶热好的纯牛奶。</P>
双方边吃边又把,穿过来以后的事,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P>
听到顾战一家,讲在黑礁沟所经历的那些事,差点没把大家给恶心坏了。</P>
王悦琴还气愤填膺的说:“就应该把整村人都抓进去,好好的教育教育。知道改过的再放出来,死不悔改的就应该关他们一辈子!”</P>
“本来我们也是想,离开前去报个警。可后来的一系列事,让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的法律还不健全,就是把他们抓进去,他们相互袒护,关不了两天,口头教育一下,也就放出来了。</P>
而且村里的妇女们也都认命了。我们报警的话,反而有被抓住的风险,想想还是算了吧!过些年法律完善些了再说吧!</P>
再说那些女人,自己跳入了火坑不算,还要拉着更多人往火坑里跳。</P>
其实想想那些人,也不值得同情。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柳书言慢慢的说。</P>
笙冉看气氛有些低沉,就故意岔开话题,告诉爸爸妈妈们,过两天她要和顾煜青去纺织厂考试的事!</P>
把他俩的考虑也告诉了他们,爸爸妈妈们也支持他们的决定。</P>
苏子康说:“你们俩考虑的对,虽然我们什么都不缺,可既然来到这里,就要融入到这个社会,另类往往都不会有好下场。”</P>
顾战也说:“你们就安心工作,我们呢在队里上上工挣点工分,明面上得说的过去就行。</P>
咱们在改革开放前,就老实的猫在乡下,这里是最安全的,先保全自身再说!”</P>
顾煜青听两个爸爸,嘱咐的差不多了,急忙开口说:“爸妈们,我和笙冉怎么办?我和笙冉要是没个明确的关系,总在一起对笙冉名声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