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竹青没忍住噗嗤一笑,斜睨一眼朱瑾之。</P>
朱瑾之温润浅笑着回话:“是,此生最有幸的事便是娶了青儿!”</P>
朱大伯又说:“对了,你这次受封赏要摆酒席请全村老少吃大席,到时候县太爷和镇守以及杨家顾家还有几家姻亲都要派人去请来,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可不能叫别人觉得咱们老朱家一朝升天,就高高在上不把这些人当回事!”</P>
顾竹青当时就是高兴的喊一嗓子,还真没有朱大伯想得这么周全。</P>
有一说一,朱大伯平日里不管是,吊儿郎当的,在大事情的安排上倒是顾虑周全,相反朱老头朱三叔平日里做的说的都很多,但一遇到这种大场面的事情就发晕,难免会有疏忽。</P>
“好,我知道了大伯!”</P>
朱大伯自顾自的揽事:“你们年轻人可能想的没那么多,后天的宴席大伯帮你操办,保管大家伙都满意,你看如何啊?”</P>
“行呀,那就麻烦大伯了!”</P>
从堂屋出来,顾竹青有些不敢置信:“你大伯他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热情?还主动揽下后天的封赏宴席?”</P>
朱瑾之笑眯眯地道:“这种事都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大伯可能也是脸上有光,自发地想为咱们做点什么!”</P>
“行吧,但愿他别折腾出啥幺蛾子!”</P>
……</P>
年初二回娘家。</P>
顾竹青一家五口人刚收拾好要出发回家,一出院门看着塞得满满当当的马车,她的嘴角忍不住抽抽。</P>
蒋氏将最后一筐猪肉塞进马车后,指着后头的马车:“瑾之,竹青啊,你们一会就坐那架马车去,让李四赶这架马车,把年礼给你们一块捎过去!”</P>
顾竹青无奈扶额:“娘,你这准备的也太多了吧?”</P>
蒋氏看着塞得满满当当的马车,反问一句:“哪里多了?也就准备了十袋米、十袋面还有花生桂圆瓜子果脯一筐,还有两壶酒,两盒茶,再就是你带回来的绸缎拿了五匹,卤烧好的猪下水一筐,一百斤猪肉,要不是马车装不下,娘还想多装点吃的用的带上!”</P>
“这已经很多了……”</P>
蒋氏笑着推搡着她去后面的马车:“不多了,你给我们老朱家带来多大的好运,带多少礼回去都不够我感谢亲家公亲家母的,你们快走吧,去得晚了不赶趟!”</P>
夫妻俩带着三小只上了马车,两架马车齐驱并行朝着顾家村驶去。</P>
顾家。</P>
张氏一大清早便收拾好屋子,带着顾大年顾小年准备菜色,打算等顾竹青回来就去祭祖,然后吃饭。</P>
昨天才听见的消息,顾竹青和朱瑾之回来了,还因为治理旱灾有功奉为九品惠孺人,整个青阳县头一份,可把张氏顾大柱开心坏了。</P>
从昨天下午开始,他家的门槛都要被人踏平,顾大年和顾小年还年幼,都有人开始上门议亲,想提前定下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