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死在青山,就葬在青山(2 / 2)

淮阴。

燕昌面色凝重,看着密信,这是探子发来的,说是徐州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虫灾,来源可能是皖州,燕昌心情复杂。

范珂道:“将军,若无意外,应是朝廷暗中策划,其目的是加剧吴州的战事。”

燕昌闭上眼,手里的密信瞬间化作齑粉。

如果虫灾真的来了,该如何应对?

好狠的心啊。

燕昌已经可以料到,两个月后,吴州全境,饿殍遍野,饥民相食的惨烈景象了。

朝廷这一招,直接将吴州全境,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军人,不管是东瀛人还是大凉人,都害了。

“亚父,如果是这样,我军占据淮阴,岂不是毫无用处了?”

范珂点了点头,“嗯。”

如果蝗虫袭掠到了淮阴,那时的景象,将把作物和粮食啃食干净,百姓将无粮食纳税,甚至,他们为了安抚民意,还不得不把军粮拿出来赈灾,否则就失了民心,立于道德之外。

“亚父,我该怎么办?”

“将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范珂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燕昌明白了。

无非是像上次乔装倭寇抢劫百姓一样,再抢一次。

范珂的意思是,让燕昌放弃淮阴,既然虫患来了,淮阴也没用了,此时不走,未来淮阴这几十万百姓将拖垮大军。他的潜台词也是,让燕昌命部众继续乔装成倭寇,把淮阴的百姓再给抢一遍,反正大家都要饿死,不如抢了,还能补充军粮。

燕昌觉得,是不是惨无人道了?

“将军,这是战争。”

“我知道了。”

当晚,雪国军乔装打扮成倭寇,趁着夜色放火,闯入民宅,烧杀抢掠,残害无辜百姓数百人,抢得粮食无数,然后扬长而去,燕昌佯装愤怒,组织士兵追击,最终宣布无功而返。一连数日,燕昌都这般结束战斗,洗劫了数日,腰包里赚的盆满钵满,再然后,燕昌无颜面见百姓,宣布要率军抗击倭寇,还淮阴一个太平,带着大军撤离淮阴,美其名曰追击倭寇去了。

至此,淮阴城内,桃止山义军一家独大。

淮阴。

看着空荡荡的府邸,陆仟只觉得眼熟,思前想后,才回忆起来,不禁哑然失笑。

“将军,何故发笑?”

陆仟指着连锅碗瓢盆都被打包走了的空荡荡的大殿,说道:“你不觉得这一幕,有些眼熟吗?”

副将微微一怔,“是有些眼熟。”

须臾。

副将大吃一惊,“将军,你这么一说,确实眼熟啊。”

“咱们当时在海陵,撤兵的前一夜,就是这么干的,如今燕昌也这么干,说什么追击倭寇,我看,他们是不会回来了,留下一座空城。”陆仟黯然。

副将迟疑了一会,低声道:“将军,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既无外人,何不能讲?”

副将点头,“最近有百姓来找咱们诉苦,说是夜里洗劫他们的,不像是倭寇,倒像是……北方军队,将军,您说会不会是燕昌自己策划了这起事件?”

陆仟眯起眼,没有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桃止山义军是杂牌军队,燕昌是食大凉君禄的正统部队,还是雪国最骁勇的燕云铁骑,燕昌随军出征还带了军师,且他的眼线遍布,所掌握的军情,不是陆仟可以比拟的。哪怕是再怎么神经大条,陆仟也觉察到了不对劲,莫非,燕昌是知道了什么?

他知道什么?

他为何无故放弃淮阴?

放弃淮阴也就罢了,还洗劫了一波百姓的粮食。

要知道,即将就要秋收了,未来三个月内,东瀛人也忙于秋收工作,是绝对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发动战争的,也就是说,未来三月内,淮阴是绝对安全的,什么都不用做,坐享其成就行,可燕昌走了,偏偏这个时候就这么走了?

“不对劲,不对劲,传我军令,咱们也准备一下,随时撤军。”陆仟只认为,莫非是燕昌得知了倭寇即将大举入侵?

别说。

有这个可能。

虽然潜意识里大家都认为,秋收阶段,是最和平的时期,连动物尚且知道不能在水源厮杀,何况人呢?再说,东瀛人狡诈,不按套路出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丧心病狂在这个时候出兵?

这时,有军士匆匆进来,行至陆仟身前,跪下行礼道:“启禀将军,探子来报,广陵倭寇于三日前动员超过兵马约十万,秘密赶赴紫竹林。”

“紫竹林?”陆仟一愣,得到部将的汇报,更是深信不疑,“紫竹林是来我淮阴的一条路之一,他娘的,莫非东瀛人真就不讲武德,要攻打淮阴不成?”

陆仟骂完,又骂燕昌:“狗日的燕昌,你自己提前知道了军情,自己跑了,让老子在这里给你卖命,真他娘的畜生一个。”

接着,陆仟又忧心忡忡起来。

因为三日前倭寇就开始抵达了紫竹林,那么现在呢?

他们是不是秘密赶赴淮阴城各大县镇埋伏?就等打一个措手不及了?

“将军,要撤兵吗?”副将也慌了。

十万倭寇啊。

他们也就几万人,再加上城内的几万散兵游勇,也完全抵挡不住。

陆仟很想说马上就撤兵,但他不能这么做,其一,东瀛人早就出发了,提前了三日出发,现在还没有所行动,估计是在埋伏,如果这个时候撤兵,无异于正中倭寇下怀,要么出去就遭到了东瀛人的埋伏,要么撤兵了淮阴就被倭寇占了,都是不划算的。

想通其中之缘由,陆仟当即表示,“不,我们不撤。”

“将军,不撤?”副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陆仟豪气云天,哈哈大笑:“不走了,天下之大,何处为家?我等是军人,从桃止山不远万里而来,就是为了杀敌报国,我等是军人,军人当战死于边野,死在青山,葬在青山,天下青山都一样。我们走了,淮阴城数十万百姓当如何?燕昌走了,我们就更不能走了,这次,当与淮阴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