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书院分甲乙丙丁四个班,甲乙丙三班学生最次也是童生,大部分都是秀才,对应起后世来说,就是初高中结合学校。</P>
学子参加乡试中了举之后,原则上就可做官了,当然绝大多数都会再参加会试,那就是要考进士了,举人的官职品级可比进士的要差了太多了。</P>
一般这些中举之后的学子想再进修,大多是跟着名师求学了,或者进入国子监太学之类的高等学府,就不会在这些府县的书院上学了。</P>
青岩书院算是重点高中,所以收的学生条件也比较严格,别的书院收的学生只要开过蒙的就行,但青岩起点都得是童生。</P>
可凡事也有个例外,童生起点是针对于普通家庭,那些权贵豪门子弟托关系想进青岩书院读书,青岩书院又不能全都拒绝在门外,那就是得罪人了,这些家庭的能量可是太庞大了,青岩书院也不敢不收,那怎么办?</P>
只能开一个贵族子弟班,收那些不够条件的贵族子弟,但这个班的生源就良莠不齐了,而且年纪都普遍要小些。</P>
所以之前柳夫子在任记要收小云做学生时,曾经说过,若她拜了自己为师,那他可以破例让任平进丙班,而不是丁班,这也他是综合考虑过的。</P>
现在的情况就是任平进了丙班,小云进了丁班,跟着班上的教学进程走,空闲时间就会被柳夫子捉过去考校功课,开开小灶什么。</P>
丁班的学生年纪大多和小云差不多大,上下相差三五岁,不会太多,不过人家很小都经过了自家的家庭老师或长辈开蒙,早就认字会写的工整的字来,可比小云要强一些。</P>
唯有一点,此时虽有《三字经》,《千字文》这些启蒙书籍,但内容却和小云后世所学的有不小的出入,之前柳夫子听说小云说过百三千,当然不会想到他所学的和现在书院教 的是不同内容。</P>
小云第一天进班级里,就出了洋相。</P>
这边的三字经到了唐之后的内容就不同了,教员抽背时,他直接洋洋洒洒背了一长串,直背得学生两眼发直,教员嘴哈的能塞鸡蛋。</P>
这特么背的和自己学的是一样的东西吗?</P>
“知道你小小年纪聪慧过人,但也不能有胡乱编排,……伸出手来……”</P>
“啪,啪……”</P>
小云可怜的小爪子又被打肿了,引得丁字班的学生幸灾乐祸哄堂大笑。</P>
除了这百三千要学习,还要学习的国学课目就是四书六经,所有的县试府试乡试会试出题都是从这些四书六经里出。</P>
无论甲乙丙丁,重点学的就是这些,只是丁班到底年纪小,内容就浅显些,只要求熟读会背,首先就是学论语。</P>
在后世,《论语》中的内容也是上教科书的,只不过都是抽取一些,所以小云会的也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P>
但这里,首先就是要会背下整本论书,这真是要了他小命了。</P>
习惯了后世的从左到右的横排书籍,再看这从右往左从上向下的竖排书,对眼睛和头脑都是一种考验,这还都是其次了,最难受的还都是繁体字。</P>
其实繁体字他也是看的懂的,经过这段时间沙师兄的恶补,她已经会写不少的繁体字了,只不过反应还是要慢一拍,因为要先在脑子里将之转化成简体字。</P>
其实她以前也看过繁体字的书籍,那是她才穿越过来,在运州时,为了了解这个异界,买了一本《大昌游记》,忍受着头昏眼花连蒙带猜地读完了,这才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P>
现在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头脑发蒙,但是任何一个现代人看着竖排繁体字的书籍,总是不习惯的。</P>
相比数学书,这语文书其实还好一些,因为《论语》他毕竟是有学过一些的,且只要会背就行。</P>
但拿到那《算经》,简直就是双眼蚊香圈,这是什么嘛,天书吗?</P>
类似于这样</P>
不过有算术教员来讲解,再对照着书本排算筹,理解 是能理解,可一个加法,要排出这么多的小竹片子做什么,口算都能算出来啊,再不成列个竖式好了,这摆小棍子多麻烦啊。</P>
教员教两位数加两位数。</P>
二十三加七十三等于多少。</P>
所有的学生都在排小竹棍,竖着两根棍是二十,中间空一点,再放上三根竖棍,代表二十三。</P>
然后再放上两根竖棍,在竖棍下放一根横棍表示五,和两根竖根代表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