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敌袭开始,就不能让元军活命!(1 / 2)

家兄明太祖 竹子很高 5059 字 8个月前

王老大看着朱三,微笑着说:“朱兄放心,我会在合适的时候通知小兵们。我们会把明面上的东西都烧掉,不会让人看出破绽。这次袭击元军营地,我们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

朱三对王老大的话表示肯定,他知道王老大一直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深思熟虑且机智过人。他完全信任王老大的判断和决策,毫不怀疑他能够妥善处理好这次行动中的细节。

王老大继续说道:“我们会确保火势蔓延,把明面上的东西都烧毁,不留任何痕迹。同时,我会安排小兵们在城外等候,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带着缴获的东西离开。你放心,一切都会按照计划进行。”

朱三点了点头,满意地看着王老大,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感激和信任。他知道,有了王老大这样的得力助手,他才能够有更多的信心和背后的支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朱三一直是个谨慎的人,他知道在战争中,只有足够的资本才能确保胜利的机会。因此,在一开始就决定将元军的粮食和军械装备全部缴获,成为他成功起兵的战略目标。

起兵造反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筹划和准备,才能够在复杂的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资源,一场起义很难成功!

经过详细的情报收集和分析,了解到元军营地内有大量的粮食和攻城器械,甚至还有几门火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不仅可以满足他们起兵后的物资需求,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实力,提高胜利的几率。

因此,朱三下定决心,要将元军的粮食和军械装备全部缴获,以作为起兵的资本。他认为,这不是意气用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只有足够的资本,之后他们才能够在起兵后占据城池,稳定地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不会被敌人轻易击败。

朱三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王老大,后者也深以为然。他们密谋着如何在袭击元军营地时,将粮食和军械装备顺利缴获。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分工合作,确保行动顺利进行。

历史上,朱元璋离开濠州城只带了二十四个家伙的故事,但朱三决心不让历史重演。他知道要成功起兵,需要足够的人手和资源,不能轻率行事。

因此,朱三在准备起兵之前,决定精心策划了人员和资源的安排。他与王老大商讨,决定不仅要有足够的人手,还要有充足的物资和武器。他不想重蹈朱元璋当年的覆辙,只凭少数人离开濠州城,过于冒险和不稳妥。

因此,必须在起兵之前,先组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他们不仅要有足够的士兵,还有丰富的物资和武器储备。他们从各地搜集了粮食、弓箭、刀枪等战斗工具,并储备了足够的军械装备,包括了一些缴获元军的大火炮!

朱三一直都觊觎着哈尔木察的资源,他深知哈尔木察是一只大肥羊,拥有丰富的粮食和军械装备。这是一笔难以忽视的财富,对于刚刚起兵的朱三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不收取这笔财富,起义军可能会在粮食和装备方面面临严重的短缺,影响到他们的作战能力和长期发展。

在上一次战役中,朱三故意放过了哈尔木察,让他得以离开,让他得以离开,并且故意泄漏了哈尔木察的行踪,以引诱他去汇合粮草和军械。他深知哈尔木察掌握着丰富的粮草和军械资源,他想让哈尔木察带领自己的军队去汇合这些资源,以便一举夺取。

之前朱三层拿出一张地图,仔细地研究着。他眉头微皱,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地图上的各个位置。考虑离开濠州城之后,他们应该前往哪里。

他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定远,觉得这是一个地势较高,易守难攻的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周围四县地势相对平坦,易于控制,形成了一片相对安全的区域。

朱三继续思考,他明白,建立一个坚固的据点非常重要,这将成为他起义军的中心和基地。通过将周围的四县相连,形成首尾呼应之势,可以在进攻和防守之间灵活运用,确保起义军有足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最重要的是,以这里为据点,等到兵马足够,那么便可直接夺取滁州!“朱三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滁州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掌握了滁州,将对起义军的发展和壮大起到关键性作用。

朱三在地图上标记了定远和周围的四县,仔细规划了进攻和防守的路线。他考虑了地势、道路、水源等多方面因素,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理优势。

“我们要紧守定远,稳固阵脚,同时积极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军队。一旦兵马足够,我们就可以直接夺取滁州,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朱三对着地图自信地说道。

他深知,起义军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稳步推进,逐步壮大。以定远为据点,将周围四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稳固的区域,是朱三的明智决策。

朱三将地图仔细地卷好,放回了怀中。

朱三想起了李善长,他是个聪明才智的人才,而且他的老家就在定远,这让朱三不禁心生一计。他考虑着招募李善长,希望他能一同来管理兵务,发挥他的才能。

“李善长,定远人,若能得他辅佐,必定对起义军有莫大的裨益。他若能像萧何一样辅佐刘邦,那么对我来说,定是一位宝贵的谋士。“朱三心中暗自评价着李善长的才能。

他回想起李善长在平时对事情的处理和智谋的展现,深感他具备了带领士兵和管理兵务的能力。他相信,如果能够得到李善长的加入,必定能够为起义军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力。

朱三决定亲自去找李善长,他要亲自劝说他加入起义军,并为他提供合适的职务,让他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傍晚时分,密林深处,一大群元军聚集在一起,篝火熊熊燃烧,散发出阵阵的火光和烤肉的香味。他们中有的正在喝酒,有的正在烤肉,有的在聊天笑闹。

其中,一名高大的元军将领坐在火堆旁,手持酒杯,笑嘻嘻地与身边的将士交谈着。他身穿铁甲,目光狡黠,显然是个有着一定军事才能的将领。

“哈哈,这次抢到的粮食和军械真是不小的收获啊!“他豪爽地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放下酒杯,取下烤肉,大口咬下。

“是啊,这次可是大肥羊呢!“旁边一名年轻的元军士兵也咧嘴笑道,手里拿着烤得香喷喷的肉块。

“汉人真是个傻瓜,居然让我们顺利抢到这么多东西,哈哈哈!“另一名元军将领也笑着说道,酒意渐浓。

元军士兵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篝火的火光映照在他们的脸上,照出了一片欢乐和得意的表情。

然而,在这得意的氛围中,却没有察觉到,远处密林中有一股隐隐的危险气息在逼近。朱三带领的起义军正悄然接近,准备给这些元军一个致命的打击!

朱三紧皱着眉头,听着王老大的汇报。他们一行人已经悄然接近了元军的营地,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元军的阵型松散,没有明显的防御布置,也没有游骑探子在周围侦查。

王老大继续说道:“看样子,元军并没有料到我们会突然袭击,他们像是放松了警惕,就像等着被偷袭一样。他们的营地也没有特别的防御工事,人数虽多,但形势对我们有利。“

朱三点了点头,他对王老大的观察赞同。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够趁着元军放松警惕,发动突袭,给他们一个致命的打击。

他看向身边的王老大,故意问道:“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王老大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我们可以趁着天色渐暗,从他们的侧翼或者后方发动突袭。他们的阵型松散,没有明显的组织,我们可以采取分割包围的策略,先集中兵力突袭其中一部分,然后再逐步剿灭敌军。“

朱三点头表示同意,他觉得李善长的计策可行。他立即下达了命令,让起义军分成几支队伍,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突袭元军营地。

朱三心中对哈儿木察充满了不屑和鄙夷。他回想起上次与哈儿木察交手的情景,当时他们的起义军已经成功击败了哈儿木察的部队,但这次哈儿木察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依旧没有将朱三放在眼里。

“这个哈儿木察,依旧是不长记性,居然敢如此松懈,看来我还没有打他够狠啊!“朱三在心中嘲讽道。

他观察着敌军的阵型,发现哈儿木察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却显得松散和混乱。士兵们没有明确的指挥和组织,甚至有些人在营地中烤肉喝酒,看起来对即将来袭的起义军毫无警觉。

“准备好突袭的队伍,我们要让哈儿木察后悔不已!“朱三对王老大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战意。

王老大点了点头,他也对哈儿木察的轻敌态度感到愤慨。他带领着队伍准备突袭的动作,密切配合着朱三的指挥。

“哈儿木察果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次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朱三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战斗意志。

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兵器,目光坚定地看着敌军的阵型,准备指挥起义军展开攻击。他决定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术,迅速突袭敌军的侧翼和后方,瓦解他们的阵型,迅速击溃他们的抵抗。

朱三紧紧握住手中的偃月刀,回过头看了一眼密林中的队伍,他们已经全副武装,整装待发,准备随着他冲杀向敌军。朱三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这些士卒充满了自豪和信心。

“兄弟们,我们要给哈儿木察一个惨痛的教训!“朱三高声喊道,声音响彻云霄,激发了士兵们的战斗热情。

士卒们纷纷鼓舞着士气,调整了装备,整齐列阵,准备冲锋向前。朱三带领着他们一起涌入战场,偃月刀舞动间,杀声震天。

“准备好突袭的队伍,我们要让哈儿木察后悔不已!“朱三对李善长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战意。

王老大点了点头,他也对哈儿木察的轻敌态度感到愤慨。他带领着队伍准备突袭的动作,密切配合着朱三的指挥。

……

在元军营地的帐篷内,一盏灯火明亮地照着哈尔木察,他站在桌子前,提笔写着一封书信。然而,他的笔在空中停留了片刻,却又迟疑不决地落了下来。

哈尔木察皱起了眉头,他的脸上写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知道眼前的情况不容乐观,起义军的反击让他感到压力巨大,他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

帐外传来儿郎们的喧闹声,仿佛在嘲笑他的犹豫。哈尔木察的心情愈加沉重,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重新提起笔,哈尔木察开始继续写信。然而,他的笔下却显得有些沉重和无力。他感到自己的军队正在变得疲惫不堪,他们需要休整和补给,但目前的情况并不容许他们停下来。

哈尔木察抬起头,望向窗外,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无奈。作为元军的统帅,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他需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帐篷内的灯光映照着哈尔木察的苦涩面容,他陷入了深思熟虑的状态。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他必须采取行动,但眼前的选择并不容易。

片刻之后,哈尔木察重新提起笔,开始写下他的决定。虽然儿郎们外面的喧闹声依然存在,但他现在变得坚定了许多。他决定继续前行,迎接起义军的挑战,不能再被他们小瞧。

哈尔木察完成了书信,他将信装入信封,封好后放在一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

这封信里边,哈儿木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哈尔木察他的眼神变得深思熟虑。陷入了回忆中,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场大战的画面。他回想起当时扪心自问,自己的计谋应该无差,一切也在按照他的想法进行着。

他清晰地记得廖大亨手下的汉家士卒在战斗中的疲惫状态,正是他利用这一点引诱濠州城里的起义军出来,然后打算一举攻下城池。如果不是廖大亨中途弃阵而逃,那么说不定他们已经在那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然而,哈尔木察也深知自己在战场上的时机把握并不完美。他回想起自己过于急躁,提前让麾下的元军儿郎发动了攻击,导致廖大亨所带领的士卒得以逃窜。他不禁感到一丝懊悔,觉得如果自己当时能够更加冷静和谨慎,也许结果会不同。

然而,他知道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后悔。战局紧迫,胜负悬而未决。他需要立即调整战略,重新评估情况,争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哈尔木察抬起笔,继续写下他的计划。他决心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保持冷静和果断,做出明智的决策。他的脑海中闪过各种可能的战略和战术,他需要选出最合适的方案来应对眼前的困境。

帐篷内的灯光映照着哈尔木察坚毅的面容,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心和智慧。他深吸一口气,将思绪重新集中,准备为自己的军队争取胜利。他相信,只要他保持头脑清醒,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他一定能够扭转战局,取得最终的胜利。

哈尔木察沉思着,深入思考自己的计谋是否有所差错。他不得不承认,如果廖大亨真的有本事,他是有可能在战场上重新组织士卒,让他们再次冲杀回来,使他的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他不禁感到一丝懊悔,他是否真的给了廖大亨整军的机会?或许他在过于自信的同时,忽视了廖大亨的反击能力。现在战场失利,这个罪责是否应该由廖大亨这个汉儿来承担呢?

哈尔木察心中泛起一股愤怒,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背负这口锅。毕竟,他的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却因为廖大亨的逃窜而导致战局失利。

他决定不再为过去的错误自责,而是将责任转嫁给廖大亨。他认为,如果廖大亨真的有能力在战场上反击,那么他应该为自己的失利负责。

哈尔木察面容坚毅,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决心。他抬起笔,继续调整战略,重新评估情况,努力争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他不会再让过去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决策,而是会更加冷静和果断地指挥军队,全力以赴地争取胜利。他要让廖大亨为自己的失利负责,这是他内心深处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