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对于这种工作狂还是抱有敬意的,但乔瓦尼伯爵显然没注意到所谓的台阶。
“陛下,可去年刚刚清查过。今年继续清查,那不是浪费金钱吗?”
“你可以不做全面的清查,只在重点区域进行复查。”
“可哪里是重点区域?”
乔瓦尼伯爵执拗地问道,不过弗兰茨倒是不在意。
“我想咱们国家的专家们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弗兰茨想了想又说道。
“如果你们实在没有目标就在波西米亚好好找一找,还有贝尔格莱德附近。”
对于弗兰茨的指挥是没有人敢有意见的,更不会有人怀疑,毕竟皇帝能获得信息的渠道远远不是他们这些人能相比的。
施瓦岑贝格亲王看到弗兰茨心意已决,为了避免乔瓦尼伯爵继续自讨没趣,施瓦岑贝格亲王大声说道。
“陛下英明!...”
对于奥地利帝国的矿产位置弗兰茨自然不可能完全知晓,但是波西米亚是后世奥匈帝国的重工业中心各种资源必然齐全。
另一方面塞尔维亚博尔铜矿的大名弗兰茨还是听说过的,毕竟是冷战时期南斯拉夫最大的铜矿。
这一次弗兰茨的最低要求就是把这个博尔村附近的博尔铜矿找出来,博尔铜矿就是欧洲少有的富矿。
奥地利帝国、德意志地区、意大利地区的铜矿品位都很低,而其中奥地利帝国的铜矿不但品位低,埋藏深,还是多品种伴生矿提炼起来不是一般的困难。
实际上二战时期德意志地区最缺三种资源就是石油、铜、橡胶,其中石油和橡胶还可以靠人工合成。
而铜就完全没有办法了,德国人把铜像都熔了也赶不上消耗。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金属,奥地利帝国少了铜可不行。其实真正的铜储量大国是智利、澳大利亚、俄国。
不过问题来了此时俄国铜矿还未探明,智利则是太远且有英美虎视眈眈。至于澳大利亚则是兼具二者的缺点,同时还极度缺乏人力。
而且未来在战争中遭到一定程度的封锁是肯定的,不可能再像此前一样安逸。
事实上如果英国一心想打破交战的话,以奥地利帝国的海军力量是无论如何都拦不住的。
只不过此时奥地利帝国对海外物资的依赖不强,外加英国人对奥地利帝国海军的实力认识出现了严重的误判以至于前期被打得晕头转向。
由于前期损失过大,再加上弗兰茨早就埋下了定时炸弹全部引爆,英国人在内外交困导致兵力紧张才会让奥地利帝国过得如此安逸。
实际上如果英国一心只想着捣乱,而不想着决战的话,奥地利帝国海军根本忙不过来。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英国把海军分散的到处都是,那么奥地利帝国海军完全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毕竟在小规模战斗中奥地利帝国海军处于完全的优势地位,甚至还有可能学荷兰人来一次斩首行动。
(历史上1667年6月19日,荷兰海军袭击伦敦打的英国皇家海军不敢出港。)
总之求人不如求己,奥地利帝国本土如果能生产肯定是最安全的,即便不能,弗兰茨也希望能囤够足以应付战争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