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名声在外不远千里(2 / 2)

“一路平安。”</P>

“各位再会。”</P>

“再会。”</P>

隔江码头,遥望远处。船只渐行渐远,有人挥手道别,有人悲伤不舍。相见即是分离,再见不知是何夕。</P>

安宁看着远去的船只,望着那水天一线。想起安英和唐剑。不知他们现在如何?战火连天,心系之人在远方。在那千里之外,他们可安好?今生可否还有再见之日?</P>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P>

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P>

一年过去又一年,冬去春来,万物变迁。</P>

岳阳镇彻底的改头换面。</P>

现在的居民们,不再害怕雨水天会漏水,各家各户的房子都加盖了屋顶。底部都增加了高度,雨水过多时也不怕淹没自己的家。</P>

池塘边缘也筑起了高高的围墙。</P>

所花费的一切,都是全岳阳镇镇民们各自捐献甘心乐意,每年互相帮助,不断的更换,交替,改善,建造,开拓。</P>

岳阳镇越来越壮大,人口也越来越多。短短五六年间,宁安书院也扩大了两倍。</P>

曾经搬离岳阳镇的人闻风而来。都来县衙求老爷,给他们一席之地。</P>

县老爷自然接纳他们,人丁兴旺逐渐扩大,才能够更加的振兴一方的地土。</P>

书院内传来学子们的朗朗之音。池塘边的空地上,练武者们正在哼哼哈哈。</P>

武师傅拿着竹剑在旁边为学员们比划,看到不合格的,不规范的,就上前纠正。</P>

安宁也是立在一旁监督指导。</P>

内院,宁晨远正在教习学子们如何抚琴。</P>

书院现在有学生将近百人,分为男子学区,女子学区。为了教学更加完善,他们在县内挑选了一些较为有才品的人,在经过层层的考验,获得教师资格。</P>

宁安书院的名声一下子传遍四方。</P>

人人都知道岳阳县有一个百人书院及书院的教师,有文有武。不但能够让人琴棋书画,针织女红,还能学习及文字兵法。</P>

临近的那些州县,闻风而至,都将自己的儿女送到宁安书院来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