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求宽恩再次拜见金太宗(2 / 2)

从接到金太宗要再次召见他们父子的通知,徽宗就兴奋激动得无以复加,真可以说是吃嘛嘛香,做梦都能笑醒。所以这天早上他醒得早起得也早,还特意让太监给他刮了胡子。虽然他的胡子本来就不多,但再从开封到燕京这一路走来,每天脸都洗不成,还怎么能刮脸刮胡子?因此这一脸花白的胡子也就显得分外浓密,看上去更加苍老。但这一刮,还真的年轻了许多,也精神了许多。

因为他和钦宗还有皇家的人员,属于特殊囚犯,因此金国对他们实行军管制。自从到了燕京,按照金军管理囚犯的配给标准,早餐他应该是一个棒子面的窝头,一碗高粱面粥。可这天早上他的胃口格外好,就把太后那一份也给吃了,太后只喝了一碗高粱面粥,虽然肚子仍然瘪瘪的,但看着丈夫吃的那么香那么满足,就觉得自己也吃饱了,嘴里还甜甜的。

早早吃完了饭,徽宗催着李光前到寺院的门外去等着朝廷来人接。好在很快金军的军官就到了。骑上马,徽宗的速度格外快,李光前就觉得像换了个人一样,一阵风一般往前刮,可徽宗还觉得这马跑得不够快,老是“驾驾”的喊,催着马快点跑。

很快就到了乾元殿,从大门往里一看,乾元殿里除了几个勤杂人员和太监在忙里忙外的收拾着,还没有官员到来。等了大约两刻钟,钦宗才慢悠悠的来到。徽宗凑到钦宗跟前说:“怎么才来?今天这次召见很重要。太宗皇帝啊,一定是对咱们那个议和书很是满意,可能会答应咱的条件。你老爹我呀,眼光还是可以的,这二十五六年的皇帝不是白当的,活了这把年纪也不是白活的。精神起来,别这么萎靡不振,像没睡醒似的。”

钦宗撇了撇嘴,什么也没说。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同意老爹的说法,还是对老爹这种乐观的态度不屑一顾呢?没人能猜得出。

徽宗刚说完钦宗,就听大殿门口有人喊:“传—宋朝人赵佶、赵桓进殿!皇上御旨,宋朝大臣秦桧进殿,接受皇上特别召见!”

徽宗听着这喊声,就觉得有点怪,为何他一直在这里站着,没看见一个人从大门口进去,怎么就要他进殿了?难道这大殿另有边门,专供皇上使用?还有,他带来了李光前和秦桧两人,为何没听到点李光前的名字,并且秦桧是要接受皇上特别召见?还称秦桧“宋朝大臣”?

正想着呢,就有一个金国大臣模样的人,站在大殿门口说:“快点快点,还要皇上候着你吗?”

徽宗只好随着礼赞官进了大殿。还是跟上次一样,徽宗在前、钦宗在后,徽宗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而钦宗低着头、弓着腰、拉着腚,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样子;不同的是,进殿的人多了秦桧,而秦桧却被那个出来喊他们的朝廷大臣单独引领着,从徽宗的身边走了过去。徽宗的心情和情绪都跟上次来的时候不太一样。上一次,他是带着要声讨金人,跟金朝皇帝算算账的想法来的,因此刚来时情绪有点愤慨和激烈;而这一次只是高兴和兴奋,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情感和情绪的剧烈波动。当他再次环视整个大殿的时候,却发现今天在大殿上坐着的人,比上一次多了不少。上一次除了金太宗,就只有四位重臣分列两旁;可今天,金太宗的两边,各坐了不下二三十人,都是贵族装扮,显然这都是朝廷的重人物。看这场面、这阵势,感觉有点怪怪的,不像接见他们,也不像开会,倒像审案的样子。

虽然已是中秋时节,可外面已然烈日炎炎酷热难耐,大殿里反倒凉快一些,可徽宗此时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凉快,早已大汗淋漓了。当徽宗和钦宗走到离金太宗约有十步远的时候,秦桧就已经被领着走到了完颜宗翰的近前,并且给了他一把凳子,坐在了完颜宗翰的旁边;而紧挨完颜宗翰右侧坐着的就是杨光华。徽宗看得清清楚楚,他很是不解,为什么秦桧受到如此高的优待?而他和儿子却像两个即将受审的犯人一样?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听前方有一个声音,很是浑厚、威严:“来者可是宋朝庶民赵佶和赵桓?”

徽宗点了点头,作了个高揖说:“正是草民赵佶。”

钦宗在后边,也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人却早已跪了下去。徽宗听到了钦宗下跪的“卟嗵”声,就觉得钦宗似乎那两条腿得了软骨病,两次都是这样。他就本能的想回头去看一下,可还没等回过头,就听到一个很是严厉、刺耳的声音喝道:“赵佶为何不跪?”

伴着这句话,身后的军官就使劲推了他一把。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在这里,冷不丁这么猛的一推,他就本能的往前蹿了两步,然后也两腿一软跪了下去。这时候徽宗听到了完颜宗翰那熟悉的声音,用打趣的语调笑道,“哈哈,不错,赵佶有进步啊,知道下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