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外祖父让安月把背篓放下来,把安年放进背篓里,然后他再把背篓背起来。</P>
“年年,你趴在外祖父肩上,那样外祖父会轻松些。”</P>
安年一脸倦意的朝姐姐点点头。</P>
没一会儿,安年趴在外祖父肩上便睡着了。</P>
外祖父背着安年,祖孙三人紧赶忙赶,好在赶到村子口,天还未黑。</P>
祖孙三人走进院子,院子里已经坐着四个人,江成海已将过秤的工具早早摆放好,就等着他们回来过秤。</P>
江成海看着背篓里睡着的安年,他连忙起身去帮着扶住安年,将安年从背篓里抱起来,径直往屋子走去。</P>
外祖母在伙房里做饭,兼顾熬药。</P>
江武文放下背篓后,赶紧进屋喝了几口茶水,连忙来院子准备过秤。</P>
他有些歉意的对所有人说道:“让大伙儿久等了。”</P>
几个人纷纷说道:“无妨无妨,我们也是刚到。”</P>
舅舅将安年放睡好后,赶忙来院子。</P>
安月说道:“麻烦大家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过秤。”</P>
这时,第一个到院子送鱼的是一个男子,他连忙站起身,将自己木桶里的鱼倒入篓子里。</P>
江成海与男子抬重,外祖父读数,安月记数。</P>
外祖父读着数:“七十四斤。”</P>
安月记好数后,随即算好银钱数目,点了一百四十二文钱交给男子。</P>
安月将银钱递给男子,说道:“七十四斤,减去篓子的三斤,便是七十一斤,这是一百四十二文钱,看看银钱数目可否对?”</P>
男子快速的清点完银钱,笑着道:“对的嘞!”</P>
安月低头记账,说道:“第二位过秤。”</P>
身后的男子边收拾水桶,边大声喊道:“阿婆,该您过秤啦!”</P>
“轮到老婆子我过秤啦?”是一个苍老的老妇人声音。</P>
安月转头一看,是一位腿脚不利索的老婆婆,大概七十几岁的样子,满头银发,佝偻着背还拄着拐杖。</P>
安月走过去一看,老婆婆水桶里的鱼只有四条,大概十几斤。</P>
安月问道:“老婆婆,这鱼是您一个人送来的吗??”老婆婆没有任何回应。</P>
这时,外祖父说道:“月月,她老人家耳背,你说的太小声她听不见,要大声些才成。”</P>
安月将脸凑到老婆婆耳边,说道:“老婆婆,这鱼是您一个人送来的吗?”</P>
老婆婆笑着道:“是啊!小姑娘。”</P>
老婆婆看起来鹤发鸡皮,但整个人精气神儿还不错。</P>
这时,排在后面两位中年妇人小声窃语道:“这老婆婆也是可怜之人呐!”</P>
“虽有两个儿子,她大儿子早些年还未娶妻生子便去从军,结果战死沙场。”</P>
“二儿子嗜酒如命,前几年也死了。”</P>
“二儿子刚死,二儿媳随即就改嫁,后来家中就只剩下她和八岁的小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