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张思过之苦,谁偿?(1 / 2)

虽然合理怀疑是咱老祖宗被崔正怼烦了,所以才干脆借着这个当口把人放出去惩治罪犯,但不得不说,这个决定还是很正确的。

崔正为什么又被叫做大宸行走的活律典

不仅仅是因为大宸那上万条法律法规他都记在脑子里,还因为他是个活的、会移动的罪犯处决机啊

走哪儿都在抓犯人,破案子,一个人就能扛起整个刑司的ki,简直是犯罪分子的噩梦,有冤之人的福音。

我愿称他为大宸之光,正义大使神探崔

一连几个称号砸下来,崔正听完没半点反应,像被夸的天花乱坠的人不是他一样,对于彩虹屁适应良好。

这不禁让一旁的萧临渊看了他一眼,再看一眼,好吧,这人的情绪是真的无半点波动。

“呵这崔正,也不怕死的快。”

“试问当权之人,谁手底下没点阴私,偏这人就这般刚直不阿,眼中容不下半点沙子,谁能容得下他”

诸如此类的言论很多,古古看到只觉得无语,他是说了什么才叫这些人认为神昭大帝、又或是崔正,是个没脑子的人啊

神昭大帝敢放崔正在外行走,那必是派了充足的人手在他身边保护啊。据闻,贴身跟在他身边的高手,就有二十几个,身边还足有上百人护卫,全是用来保护他一个人的,他手中还持有神昭大帝御赐的王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大宸诸官麻了,也酸了。

百姓们大开眼界jg

崔正就这样一直在大宸境内到处巡查,明查暗访去过多个地方,直到昭元十二年初,白晋缘状告自己生父一案,他亲自向神昭大帝请旨让崔正来审理此案,于是常年在外的崔正被诏回京都。

这也是主播要说的,崔正第一件在历史上十分出名的案子。

此案的主人公,是白微,也是白晋缘,更是一场关于亲缘与法度之争。

接下来古古要讲的故事称不上美好,但绝对发人深省,他端正姿态。

这个故事最早还要从白晋缘的出身说起。历史上的他最初并不是叫白晋缘,他说他叫白随,但哪怕是白随这个名字也只是他自己为自己取的名字,只有他自己承认,而在他入朝之前,世人眼中的他,其实该叫张思过。

徒然听到这个名字,京都众人均是满脸的震惊和不可思议,惊呼声如山呼海啸,一浪接着一浪,这种震惊哪怕是曲兰颂、程始等人亦不可避免。

原来这个历史上在大宸改革新法的人,其实早已出现在他们身边

而他们当中,竟无一人发觉

不,或许萧临渊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白晋缘已与萧临渊通明过自己的身份,所以萧临渊才会留他在自己身边,并且,此刻已将人留在宫中保护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他就是白晋缘”

蒋明橖今日难得从京都大营回来一趟,他坐在曲兰颂对面,闻言疑道“你见过他”

曲兰颂答道“那日谢府设宴时见过。”

蒋明橖没想到这人竟还如此大胆,敢明目张胆的闯去那么多人的宴会,也不怕那群人生吞活剥了他,哈哈一笑,“不错,有胆量”

当时谢府,不说十个里面九个人要杀他,但至少八个是有的。

他敢去,还未被人瞧出真实身份,可见其能力胆量都不缺。

甭管此刻京都各处掀起多大的惊浪,他们头顶古古的声音依旧在继续。

张思过是白晋缘父亲为他取的名字,他的亲生父亲是当时大宸唯一的国公,世袭罔替,继承先代国公之位的国公府长子张临。

他的亲生母亲,却是景德年间嫁来大宸和亲的一位公主的侍女,名叫白微。

那这一男一女之间是如何有了张思过的呢

原来是一次张临酒醉后,强占了白微,也就是在那次,有了白晋缘。

京都有些人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也明白张临为何当年这般讨厌张思过这个庶子。张临此人,常以祖辈功绩为荣,更是自诩忠臣之后,从前最是厌烦几个想跟他抢国公之位的庶弟,因此十分看重嫡庶之分,像这种嫡子未出生就先搞出个庶长子的事,放在其他人家中也算还好,过得去,但对他来说,却要更觉丢脸几分。

张临那时候与他夫人还算恩爱,夫妻感情和睦,当他得知白微怀孕,他的第一想法就是杀了白微,也杀了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但这件事很快被他爹给知道了,于是转折来了。当时的张临已经成亲快十年,然膝下始终无子,于是他爹做主留下了这个孩子,并且让张临纳白微为妾,于是白晋缘出生后就成了国公府的庶长子。

只是张临本人仍旧十分排斥白微和白晋缘,因为那是他当年酒后犯错的一个证据,今后只要一被人拿出去说,他都要丢脸一次;不仅如此,白微的身份也是让他觉得丢脸的原因之一,认为她血脉卑贱肮脏,所以连带着她肚子里生出来的白晋缘也不喜欢。

这也是他在白晋缘刚出生时,就给他取名思过的原因,什么意思简直不要太明显古古白眼翻上天,止不住的摇头,这男人简直是这要那要什么都要,只有脸是不要的。

白微虽是侍妾,但常年在国公府过的与下人无异,白晋缘幼时全靠她照顾长大,直到张临的夫人在他十二岁那年,终于生下一个男孩,也就是国公府嫡子,张临对此十分高兴,心下就更不想看到白微和白晋缘了。

于是一人就被赶出府,赶到某处庄子上去,但不幸的是白微不久后就死了,被人发现时已经淹死在湖里,而白晋缘不知所踪。

当时人还以为他死了,直到昭元十一年,他以白随之名出现在神昭大帝身旁,入朝为官,后正式更名白晋缘,并提出新法,改革旧制,成为刑司正使。

昭元十二年初,这位新上任的刑司正使就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