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得到金牌不敢用,父子交谈(1 / 2)

“这?”</P>

“红棉姑娘倒是说的不错,虽说殿下无害人之心,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P>

“可既然莫名出奇妙出现了这一块金牌,我们还是得想想,到底是为何出现在这里的。”</P>

“太子殿下也不能够盲目去使用这一块金牌,毕竟如果真使用这块金牌,到时候陛下发现端倪,发现金牌丢失。”</P>

“并且,还发现了太子殿下出宫的事情,到时候,很有可能会觉得是太子殿下偷走了这一块金牌,这会影响太子殿下和陛下的父子之情。”</P>

“到时候,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P>

“太子殿下对于这件事情,还是得慎之又慎,慎之又慎,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决断了。”</P>

阿辰听见红棉这么说,倒也觉得非常有道理。</P>

他也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谁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可是出于谨慎的他,也知道,就算朱雄英得到这一块金牌,也不能够随随便便乱用。</P>

否则的话,一旦被朱标发现,不仅仅会影响他们父子之情,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现在的太子之位。</P>

历朝历代太子都是一个高危职业,绝对不能够影响太子和陛下的父子之情,否则的话,必定会被人所利用,很有可能会失去现有的地位。</P>

一旦让朱标身心猜忌,那对于朱雄英来说就是天大的麻烦。</P>

如若朱雄英的地位不保,那他很有可能也会陷入麻烦,甚至,也会失去他现有的地位,他和朱雄英二人利益,是相对的。</P>

他帮助朱雄英,自己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P>

要是朱雄英失败了,那么,自己的地位,也不保。</P>

所以,阿辰自然也不想要朱雄英去冒险。</P>

对于他来说,朱雄英出不出宫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惹了朱标雷霆大怒,那才叫惨呢!</P>

“嗯,这件事情,到时候再说吧!”</P>

“让手底下的一些人,嘴巴都放干净一些,不要什么事情都往外传,暂时这件事情不要传扬出去,令牌就暂时先放在孤这里。”</P>

“今日原本孤就要前往御书房帮助爹处理政务,到时候,爹如若问起来,那就再说。”</P>

朱雄英眉头紧锁,冷声道。</P>

他内心也很纠结,到底要将这令牌还给朱标,还是要将这令牌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可以使用,到时候可以让自己自由出宫。</P>

“太子殿下奴婢觉得,如若太子殿下利用这金牌出宫,倒也无妨。”</P>

“毕竟就算陛下责罚下来,太上陛下也会为太子殿下求情。”</P>

“只要我等出宫之后,小心谨慎,确保太子殿下的安全即可,毕竟外面世界,确实是不太平,太子殿下想要出宫,还是得多带一些护卫才行。”</P>

“现如今,太子殿下年幼,出宫游玩,陛下和太上陛下,应该不会过责备。”</P>

“太上陛下和陛下,也是担心太子殿下出宫会有危险。”</P>

“外面的世界确实有些危险,他们自然担心太子殿下会出事。”</P>

“可如若我们能够安全回来,那陛下和太上陛下自然也不会过多责罚。”</P>

“很有可能,只是小惩大诫,让太子殿下下次不要再拿着这令牌出宫了。”</P>

“如若太子殿下将这令牌现在就还给陛下,那太子殿下想要出宫,恐怕也不知道得猴年马月。”</P>

红棉看向面前的朱雄英,拱手一拜道。</P>

她知道朱雄英乃是朱元璋最宠爱的皇太孙。对于朱元璋来说,只要朱雄英出宫没出事,那就不会过多责罚,最多责罚的就是她们这些下人罢了。</P>

她自己也倒无所谓,责备就被责备,只要能够帮助朱雄英完成出宫的梦想,让他能够见识外面的世界,让他在外面的世界游玩一番,也是值得的,毕竟朱雄英救过她的命。</P>

救命之恩,自然得涌泉相报。</P>

“红棉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P>

“太子殿下,没有陛下的命令出宫,可是要出大事的啊!”</P>

“您还是要小心谨慎才行啊!”</P>

阿辰微微一愣,瞪了红棉一眼。</P>

他怎么也没想到,红棉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旦被朱标知道了,那可是要杀头的大罪。</P>

他们这些下人,到时候必定会吃不了兜着走,因为是他们没有看好朱雄英。</P>

朱雄英作为大明王朝的太子,自然是没什么事,可是,他们到时候可就真的惨了。</P>

如果去举报,那必定会被朱雄英记恨,到时候,不死也很惨。</P>

可如若不去举报,那朱标知道之后,他们也在劫难逃。</P>

所以,不管他们到底是否说出去,都是死路一条。</P>

唯有朱雄英能够留在东宫之内,才能够确保他们自身的安危。</P>

听见阿辰的话,红棉没有回答,只是看向朱雄英,这让阿辰都要气坏了。</P>

“好了,这件事情,孤自有打算。”</P>

“先去御书房吧!”</P>

“今天不用上朝,但是对于一般来说很早就会去御书房,孤先去看看再说。”</P>

“今日这件事情谁都不允许说出去,只要有人说出去,孤必定割了你们的舌头。”</P>

朱雄英冷声道,说完转身离去。</P>

“喏。”</P>

阿辰和红棉立刻拱手道,快步跟上。</P>

......</P>

御书房。</P>

“陛下,太子殿下来了。”</P>

王轩来到朱标面前,轻声道。</P>

“让他进来吧!”</P>

朱标点了点头,头也没抬。</P>

“喏。”</P>

王轩拱手一拜,立刻转身离去。</P>

“太子殿下,陛下让您进去呢!”</P>

王轩来到御书房外,看向面前的朱雄英,谄媚道。</P>

“多谢王总管。”</P>

朱雄英看向王轩,笑了笑道。</P>

“太子殿下客气了。”</P>

“这是奴婢应该的。”</P>

王轩连忙拱手道。</P>

朱雄英点了点头,朝着御书房内走去。</P>

“爹。”</P>

朱雄英来到御书房,朝着朱标拱手一拜。</P>

“起来吧!”</P>

“今天倒是挺自觉,这么早就来到御书房了?”</P>

“之前不是还很抵触吗?”</P>

朱标头也没抬,冷声道。</P>

“爹,儿子这不是来了吗?”</P>

“您就不要来挖苦儿子了。”</P>

“儿子给您捶捶腿。”</P>

朱雄英憨笑一声,小跑上前,跪在地上,给朱标捏腿,一脸讨好之色。</P>

“起来吧!”</P>

“将那边的奏折,都看看。”</P>

朱标低下头看向朱雄英,冷声道,伸出手指着一旁的奏折。</P>

“啊?”</P>

“爹,这也太多了吧?”</P>

“堆积如山的,这得看到啥时候去?”</P>

朱雄英看着面前一叠奏折,全身一颤,这简直是要人命啊?</P>

面前一叠奏折,最少也有50本以上,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P>

看见自己爹书案,前那叠的堆积如山的奏章,他实在难以想象,自己爹,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P>

“这一些很多吗?你没看见爹面前的比你还要多吗?以后这一些就是你的。”</P>

“你毕竟是我大明王朝的太子,你知道以后需要有多少奏章,让你处理吗?”</P>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已经让姚广孝和刘伯温拿出去处理了。”</P>

“不然的话,你看见的就不只是面前这一堆积如山的奏折,而是好几堆奏折。”</P>

“这是你以后必须得经历的,所以现在也必须得培养培养你处理政务的能力,给你的这些都是极为简单的,你自己稍微看一下,觉得应该怎么处理那你就怎么处理。”</P>

“之后,爹会给你看看,到底你处理的是对还是错。”</P>

“不要觉得自己是大明王朝的太子就能够为所欲为,大明王朝的太子可是要为爹分忧的,而并非是其他的王爷。”</P>

“所有的藩王都是为你而存在的,他们是为大明王朝固守边关,固守他们的封地。”</P>

“也是在为你,在管理他们自己所在的封地。”</P>

“他们既然是为你管理大明王朝的封地,那你自然也得好好的管理他们。”</P>

“你读过不少史书,自然也知道历朝历代太子其实是一个高危的职业。”</P>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上太子的很少能够真正继承皇位。”</P>

“所以你必须得勤政廉洁,受百姓爱戴,做一个好君王。”</P>

“大明王朝需要一个更好的继承者,所以你必须得时刻谨慎,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在案,都会为人所利用。”</P>

“如果你是一个贤明的太子,那他们会用你的一言一行,昭告天下,让天下所有百姓都爱戴你。”</P>

“可如若你是一个昏庸的太子,那你的一言一行,就是别人攻击你的工具对。”</P>

“而处理政务的能力,是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的,这一些都是你以后所需要处理的事情,你需要好好的学习,用心去学习,才能够真正做到国泰民安。”</P>

“当然你之前说过的那些话,爹也很赞同,作为一个太子,作为一个皇帝绝对不能够固步自封。”</P>

“都需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这天下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这天下会变成这样?你又如何去改变现有的百姓生活让他们过得更加富足。”</P>

“现如今大明王朝已经十分的强盛,百姓生活富足,你要想让他们怎么过得更富足,让他们怎么过得更幸福。”</P>

“只有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大明王朝才能够千秋万代,所有的百姓都会爱戴你,都会拥护你。”</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是因为,整个大明王朝是由无数百姓组成的。”</P>

“如果你对不起百姓,所有的百姓自然也会反抗。”</P>

“他们都是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想要过的生活就是幸福安康,阖家美满,只要你能够达成他们的愿望,他们必定会拥戴你,必定会让大明王朝传承至千秋万代。”</P>

“可如果你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那么,很有可能会发生类似安史之乱的事情。”</P>

“如果你想要大明王朝传承至千秋万代,必须得保证你自己的贤明,也必须得保证你自己儿子的贤明。”</P>

“大明王朝不希望存在贪图享乐的君王,所以你必须得勤政爱民。”</P>

“等到你长大了,你要教导你的儿子,也能够勤政爱民,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才能够代代相传,才能够千秋万代。”</P>

“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王朝都没办法超过300年,这也许是一个轮回。哪怕是汉朝依然撑过三百年。”</P>

“中间出现了断层,虽说复国了,但总归还是出现了许多波折。”</P>

“也之所以要从小就教导你,就是想要让你能够比任何帝王都要出色。”</P>

“现如今的大明王朝,所有的百姓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也是你爹和你爷爷,经过不懈的努力换来的。”</P>

“你爹和爷爷都对你寄予厚望,所以也希望你能够认真学习,怎么处理政务,怎么去做一个明君。”</P>

“一个帝王如若贪图享乐,那就是将子孙后代驾在火上烤,你虽然图了一时之快,但是你可有想过身后还有无数子孙天下,还有无数的百姓,他们都会因为你的贪图享乐而过上悲惨的生活,拥有悲惨的命运。”</P>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之前励精图治,将大唐王朝代至鼎盛时刻。可以胜是因为他之后放松警惕,开始贪图享乐,最终也导致了大唐王朝覆灭的根本所在。”</P>

“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所以在历史上,他都是反面教材。”</P>

“所有的帝王都想要向李世民学习,那是因为李世民治理天下的能力,还有他的能力,确实在历史之上,无人能及。”</P>

“作为一代帝王,必须得文武双全,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P>

“这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应该有的。”</P>

“大明王朝要的,是明君,只有明君,才能够开疆拓土,才能够保证大明王朝的稳定。”</P>

“这一切,爹也希望你能够牢牢记住,别人都知道,你只是一个4岁的孩子。”</P>

“但是,爹知道,你的智慧早就已经不输于成人。”</P>

“一个正常的4岁孩子,自然是听不懂爹的话。”</P>

“但是,你的智慧超越常人,自然能够明白,爹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P>

“这一次,让你进入御书房参与政务,也是对你智慧的肯定,更是让你慢慢接触朝廷的权利。”</P>

“这对于你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你也知道,爹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登基称帝。”</P>

“如果说你到了18岁就登基称帝,那你是否能够扛得起这大明王朝的重担?”</P>

“所以你必须得尽快学习,怎么去处理政务,怎么去处理朝廷之上的事物。”</P>

“这对于你以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至于你想要出宫,等你长大爹自然也不拦你,你想要出宫,什么时候出去都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