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别想跑,你也跑不了!(1 / 2)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1374 字 7个月前

对于今天这场突如其来的热闹,帽儿胡同广大群众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或者说,看热闹不怕事儿大。</P>

首先,一众人对于曲卓这个搬来不算久的年轻人,心里是又酸又眼热,还有点恨恨。</P>

一个小年轻,住好几间房的独院,还大冬天的收拾房子……让多少全家两三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房顶漏了都不舍得大修的人家酸到不行。</P>

好在徐芳帮着宣扬了一下,说某人急着收拾房子是为了结婚。而且,把房子的来历,跟大伙叨咕了。</P>

于是,一帮淳朴善良的群众,心里酸唧唧的同时,对这个没了爹的,还被后妈弟弟强占了房子的孤儿,生出了些许同情。</P>

后来,在家熬夜工作累的晕倒、家里遭贼损失惨重、经常买肉,还总在景阳胡同于家两口子那买海鲜、家门口动不动就停着小汽车、一个月电费好几块……</P>

某人时不时就制造点话题,始终是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P>

“奢华”的生活,也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热到不行……</P>

至于为什么会有“恨”的情绪,原因在严家两口子身上。</P>

大伙儿都知道鹏鹏去手术了,但不知道去的是港岛。</P>

在众人看来,严家两口子带孩子去手术后不久,整个院子就都成曲卓的了。</P>

事情明摆着,一定是严家两口子钱不凑手,只能卖了祖传的院子……</P>

老百姓的记性是很好的,同时也是健忘的。</P>

一时间,所有人都只记得严家两口子是好人,平时对姓曲的小子有多关照。</P>

却选择性的遗忘掉,严家两口子夸曲卓仁义,说自家欠了曲卓多少多少人情的话。</P>

所以,大伙儿这段时间都在骂姓曲的小子黑了心。整天大鱼大肉的那么有钱,就不能借点给严家吗?</P>

非得要人家房子?</P>

现在好了,算算日子,小鹏鹏早就该出院了。可严家两口子呢?</P>

家没了,指不定三口人挤在南城,甚至是外城某个四下透风的倒座房里苦熬日子呢。</P>

姓曲的小子呢?</P>

不但占了严家的院子,连施家的院子也买下来了。还大鸣大放的要全部推倒重建。</P>

真是缺了大德了!</P>

什么时候再来一次大浪潮,斗死个小王八蛋!</P>

如果说曲卓在大伙眼里是“缺德”,那葛家人在周围百姓嘴里,根本就不是人造的物……</P>

葛家老爷子是第一机床厂的,公认的老好人,就是好人不怎么长命。</P>

至于葛王氏,就是老刁妇,早先虽然半点亏都不肯吃,嘴也损了点,但大体上还是个正常人。</P>

直到大浪潮刮起来后,子承父业接班进入机床厂的葛成纶,一脚踩中东风,成了干部。</P>

成为干部老娘的葛王氏,一夜之间变了嘴脸……张扬的整天拿鼻孔看人。</P>

后来葛成纶连着踩在关键的鼓点上,位置跟坐了火箭似的连连蹿升,葛王氏就彻底狂到没边儿了。</P>

但也仅仅是狂罢了,还没脱离人的犯愁……</P>

直到葛成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领导,分了大房子,葛王氏兴高采烈的搬去跟大儿子一起住。</P>

结果没过俩月,因为跟媳妇过不到一起,被赶了回来。</P>

没错,葛王氏那么厉害的性格,被大儿媳妇赶回来了。</P>

没办法,谁让人家媳妇家世厉害呢。葛王氏知道儿子离不开岳家的帮扶,只能忍气吞声。</P>

正常来说,这种家丑葛王氏自己不说,街坊邻居无从知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