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高薪养廉(2 / 2)

所以,俸禄低,文官特权,导致官吏贪污屡见不鲜。</P>

咳咳...</P>

朱由校抱拳轻咳两声,高声询问:“苏卿,若朝廷给百官增加俸禄,怎么加,加多少,户部有何打算,是否和财政处拟出章程?”</P>

闻言,鹌鹑似的官吏纷纷仰头。</P>

嗯?</P>

离了大谱。</P>

皇帝计划给百官加俸禄?</P>

朝廷财政拮据,他有这么好心。</P>

苏茂相亦难以置信,近来他以为皇帝变得暴戾,绝对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孰料自己提到百官俸禄低,皇帝好像有意给百官加俸禄。</P>

略加思索答道:“禀陛下,增加两成,百官衣食无忧,增加五成,百姓有少量余钱,却不足以应酬。”</P>

苏茂相边说边关注朱由校神情变化,生怕增加太多惹恼对方,至于七八成乃至翻倍,他想都不敢想。</P>

朱由校见苏茂相小心翼翼,不禁轻叹着实为难对方了。</P>

他尚不知国朝官吏俸禄支出几何,询问道:“苏卿,百官俸禄翻倍,每年朝廷支付多少纹银?”</P>

翻倍?</P>

苏茂相嘴巴张的快塞进个鸡蛋。</P>

他想过皇帝给百官增加少许俸禄,孰料皇帝欲让百官俸禄翻倍。</P>

百官亦错愕,不可置信望向朱由校。</P>

朝廷缺钱,为百官增加俸禄,会让朝廷财政雪上加霜,不知皇帝哪来的钱。</P>

苏茂相微微平息情绪,一字一句说:“陛下,朝廷文官约两万人,吏员约五万余人,再涵盖武将,宦官,约十万之众。</P>

每年俸禄支出约两百万,翻倍需四百万两纹银。”</P>

四百万?</P>

朱由校喃喃自语。</P>

突然增加两百万支出,朝廷财政雪上加霜。</P>

他犹记得,乾隆朝,王宫百官俸禄为九十万两,而文武官员的养廉银达到四百余万两,加起来达到五百多万两。</P>

故而,四百万两支出不过分。</P>

不过,依照远远低于宋朝官吏的俸禄,人家年俸超过大明五倍。</P>

朱由校猛然站起,掷地有声说:“救民先救官,官吏活不下去,焉能指望百官安心处理政务。故而,朕欲效仿唐人,把百官俸禄由月米等,改为禄米,职田、月俸、力课、常规实物待遇,特殊实物待遇,非实物待遇等,朝廷设公廨本钱,争取确保百官俸禄在未来超过目前的三倍,九品小吏俸禄由五十石粮食增加到一百五石,一品官吏俸禄由九百石增加到三千石。”</P>

这...</P>

苏茂相难以置信。</P>

三倍。</P>

三倍啊。</P>

一副我不理解,我大为震撼的样子。</P>

唐代施行高薪养廉,公廨本钱更是官府为取得办公费用和官吏俸禄,而投入商业活动或高利贷活动的本钱。</P>

若皇帝的决定成功实施,百官俸禄爆炸式增长,苏茂相连忙谢恩道:“陛下英明,臣代国朝同僚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