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右庶长(1 / 2)

秦将 起飞的东君 3007 字 8个月前

「父亲,我听说今年关中粮食丰收,比去年增加了两成之多!」

李府宅邸中,李由神色阴沉,看着跪坐在桉前的李斯,开口询问。

赵佗献沤肥之术,李由在春耕时就曾有耳闻。

但一来他李氏并不是以耕种起家,不擅农术,沤肥之法的效果又要秋收才能见到,所以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中。

再加上那会儿赵佗初入宫中,虽因公主之事与李由之间产生龃龉。但矛盾还未彻底激化,李由对于赵佗的事情也不是特别关心。

刚听闻这事的时候,他李由还曾跟着一些人在暗中讥讽,笑话赵佗以前肯定是常和粪便打交道,说不定还亲口尝过老粪,要不然哪能知道粪便堆起来有此等好处。

不过当时也就是笑笑,转眼就忘了。

哪想到,到了秋收时节,沤肥之法竟然让整个关中粮产大涨,其效果堪称惊人。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李由可是愣了大半天。

面对李由的问询。

李斯没有理自家儿子,而是自顾剥着手里的黄色水果。

来自楚地的柑橘。

李斯剥开一个橘子的表皮,露出里面黄澄澄的果肉,一股酸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斯将那橘肉塞进嘴中,慢慢咀嚼着,脸上露出怀念的表情。

「你也尝尝,还是那熟悉的上蔡柑橘的味道,酸中带甜呐。」

李斯将手中半个剥开的橘子向李由推去。

他慢悠悠说着:「你我已十余年没有回过楚地,此番你随李信伐楚,可要再好好感受一下那楚地的风土人情。此战之后,楚国社稷既灭,荆楚之地也将匍匐在秦法之下,日益禁锢,再不会看到那八百年的楚人风情喽。」

就在李斯自我感叹间。

李由终于忍不住了,大声道:「父亲,我不吃橘子!」

「我听说此番关中粮食之所以能大丰收,除了有伐燕的兵卒归家参与春耕的缘故外,还因为大王推行了赵佗所献的沤肥之法!」

「说话那么大声干嘛,我听得清。」

李斯瞥了儿子一眼。

「你也快三十岁的人了,说话做事要稳重一些,我看你反倒该和那赵佗学学。他年岁虽然比你小,但行事却颇为老成,说话不急不缓,做事不骄不躁,哪像你这般见到一点小事,便沉不住气,这个模样日后哪能做出一番大事。」

被老父一顿训斥,特别是还让他像赵佗那竖子学习。

李由越发羞愤道:「这哪是什么小事啊!亩产大增,粮食丰收,这功劳之大,恐怕赵佗会因此升爵啊,他如果再升一爵,那可就是右庶长,跑到我头上去了。」

一说到这里,李由不由打了个颤。

昔日的下属转眼间爵位比自己还高,这还让他李由如何与赵佗相见,还要不要面子了?

更别说,这里面还涉及到公主之争。

如今咸阳勋贵之间,人尽皆知赵佗和他李由有争公主之意。

….

两人之前都是左庶长,李由尚还有信心战胜赵佗,如今赵佗若是借着这沤肥之法的功勋,升级为右庶长,那可就反压了他一头啊。

见李由神色愤慨,李斯不由叹道:「沤肥之法,春耕时我倒是知道治粟内史府在施行,但也没想到这法子的效果会这么大。」

「这还只是关中,如果是推广到整个秦国,或是推广到整个天下,那一年会增加多少粮食,你想过没有?这种功劳升爵一级又怎么了?若要我说,别说是一级爵位,就算他赵佗连升三级,也是应当!」

「啊?」

听到李斯这么一说,李由反倒愣住了

这老父亲怎么还帮着外人说话。

见李由发呆的模样,李斯越发摇头。

「看来我上次和你说的投壶之事,你又忘了。」

「秦国,是大王的秦国,不管是赐爵还是尚公主,一切都是由大王的意志来决定,不是你躲在屋里发几句牢骚就能改变的。吾等能做的,便是尽心为大王办事,你如果立下功勋,大王看在眼中,心里高兴,自然既会对你赐爵,又会让你尚公主。而若是无功无劳,大王凭什么赏赐你?」

「人家赵佗就是立了功,不管是按大王的心思,还是按秦国的制度,哪一点不该得赏?」

李斯劝道:「我曾听一个少年说过‘格局,二字。由啊,你如今的格局就是不够开阔。整日里尽想这些儿女之事,当今正是秦并天下的时间,是数百年来难得一遇的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你只要努力立功,建立足够的功业。爵位会有的,公主也会有的!」

听着老父亲苦口婆心的劝慰和激励。

李由心中的愤怒、不甘、嫉妒,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转化成了一股动力。

我要军功!

我要升爵!

我要尚公主!

李由心中怒吼。

他握紧拳头,咬紧牙关,低吼道:「父亲,我明白了,此番伐楚之战,我定然努力,立下足够的功劳,让大王对我另眼相看!让大王知道,我李由绝不比他赵佗差!」

见儿子满心的怨气,在自己的劝慰下全变成了立功的冲劲,整个人看上去干劲十足。

李斯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你既然明白,那我也就放心了。‘格局,二字,你还要多多琢磨才行。」

「知道了,父亲。」

李由点头。

……

蒙氏府中。

面对蒙裕戏谑的眼神,蒙恬摸了摸唇上的两撇胡须,低声道:「此番沤肥之功,赵佗最多升爵到右庶长罢了,叔父不用如此戏我。」

蒙裕道:「是啊,最多只是一个右庶长罢了。但这个右庶长如今才十六岁啊,入秦不过一年,他赵佗便从一个无爵的黔首士伍,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右庶长,这样的升爵速度,你蒙恬不感到害怕吗?」

蒙恬默然不语。

….

蒙裕接着道:「更别说他去岁时还只是你手下的一个中郎,爵不过公乘,如今却反居你头上,若是传扬出去,让我蒙氏如何处之?堂堂蒙氏,三代忠良,族中最杰出者竟然在爵位上不如一个未及加冠的稚子。」

听到对方提及蒙氏的荣誉,沉稳如蒙恬也不由握紧了拳头。

三代忠良的蒙氏一族,如今竟然被一个十六岁的稚子压了一头。

人都是有感情的,更别说如今的蒙恬,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眼见蒙恬血气上涌,蒙裕眼中笑意更甚,抛出此行真正的目的。

「恬啊,此番赵佗随李信出征,必定还能建立功勋,到时候他可就不只是高你一级了,说不定是两级,三级?届时你又该如何处之?」

「我也是为了你好,不如你向大王请命,随军而去,以你的资历和我蒙氏的声誉,必能得一裨将军的位置,如此上了战场升爵立功,超过那赵佗,何等快意!」

听到这里,蒙恬终于忍耐不住。

他大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叔父你的意思了。若是不和你说,恐怕你又要一直激我,反正大王那样问我,想来此事应无变故。叔父你又是亲近之人,不会外传,我便告诉你吧。」

「之前大王曾询问过我,是否愿意做李信将军的副将,参与此番伐楚大战。」

蒙裕听到这话,双

眼大睁,紧接着反应过来后,抚掌大笑。

「好你个蒙恬,竟然瞒我这么久,枉我还整日想着如何才能让你上战场立功,没想到你竟然不声不响的就得到大王许诺,要作为二十万大军的副将了!哈哈哈,这等位置,可比那右庶长的爵位还要重要!」

蒙恬道:「倒也说不上许诺,大王也只是问询罢了。」

蒙裕笑道:「还来这套谦虚的把戏是吧,大王若是无意,又岂会来询问你。依我看,此事定然无疑。大王如此信任,你上了战场可是要好好立功,莫要堕了我蒙氏的威名!」

蒙恬脸上也不由露出自得之色,他抬头,看向窗外的风景。

高声道:「那是自然!我蒙恬初上战场,便被大王委以如此重任,作为二十万大军的副将出征,此等宠信足以让我舍命相报!叔父你看着吧,我此番定然沙场立功,让天下人皆知,我蒙氏三代,皆乃天下名将!」

看着蒙恬康慨激昂的模样,蒙裕不由抚掌而赞:「如此大丈夫,那赵佗如何能与你相比!」

就在两人大笑之间,有蒙氏仆人前来禀报,一直驻军在外的蒙武,车驾已至于咸阳。

「父亲回来了?」

蒙恬一脸惊讶。紧接着,他嘴角露出一抹笑。

「想来是大王召父亲回来询问此番战事的意见,毕竟伐楚之事,关系重大。叔父,刚才我说的话先别告诉父亲。待到大王亲自任命时,我定能让父亲大吃一惊。」

….

「我懂,你这是想给兄长一个大大的惊喜。」

蒙裕会意一笑。

……

九月,快要过年了。

秋收已完成,秦国的上计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秦国大朝会。

赵佗交出佩剑,持着手中玉圭,迈步向宫中走去。

路上遇到熟识的同僚,大家皆是对赵佗笑意盈盈,双手做恭喜状。

「赵庶长,你可真是少年英才,竟然连农术都能精通,真是让吾等佩服。」

大伙可都知道了此次关中大丰收的事情,各自通过关系知晓那沤肥之法是由赵佗所献,想来此番朝会定有封赏。

「不知道大王会不会给我赐爵啊?一旦成为右庶长,这爵位可就超过李由和蒙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