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1 / 1)

登辽风云录 何处试太阿 1758 字 11个月前

过了两天,兵部的诰敕以及官服到了。魏进贤摇身一变,成了平凉卫左所署千户事世袭副千户王进贤。魏忠贤还宽慰道:“好好干,这种流职也是可以变成世职的。”

王进贤好奇道:“什么时候能变成世职?”

魏忠贤一愣:“你死后,兵部把类似情况的人一凑,集体向皇上一报,皇上一般不会较真,一批红,你儿子袭职就是正千户了。这都是惯例了。”

王进贤差一点吐出来。靠,好像我多在乎似的。还给等我儿子!算了吧。

既然成了别人的儿子,就给好好学学老祖宗的故事。要说这老王家的历史还真是有故事,他们的老祖叫王德,原籍是合肥县人,看祖籍还是朱元璋的老底子,世袭偏桥卫左所百户。洪武26年,他儿子王隆迁到宁夏左屯卫后所世袭百户,这也符合明朝成立后,逐步将内地卫所向边疆迁移的历史。又过了2代,老王家迎来了最辉煌的历史,弘治12年,王震继承百户职位,正德6年在宁夏新敦斩首一级晋升为副千户;正德8年在宁夏月牙湖等地斩首一级升为正千户;不知什么原因,又先后升为指挥佥事和指挥同知并迁到了平凉卫。他大儿子于嘉靖8年袭替他的职位,但是由于在兵部的比试中不及格【1】,于是只给予半俸(一半工资),两年后再考;大概害怕再考不过要降职,两年后的嘉靖11年,这一家推出二儿子王莺(替代字)袭替,似乎保住了这个职位,嘉靖38年王莺却以“守备不设”的罪名充军至平掳卫左所【2】;到了又下一代王大纲,嘉靖44年父亲死时才8岁,只给予指挥同知的半俸,到了万历二年,王大纲17岁时,经过研讨,兵部认为王震在宁夏的功劳有水分——“据部下功”(可能首级是部下斩的,王震占个光),在河南的功劳(大概是晋升指挥佥事和指挥同知的功劳)没看得见的成绩——“无擒斩”,因此降为平凉卫中所正千户。到万历46年,这个王大纲应该已经62岁了,在古代绝对算高龄,而且不知所终。因此,给他塞个儿子,应该问题不大。综合看来,老王家一直是世袭百户,到了第五代出了个特别能来事的后代,官职一路飙升成为指挥同知,但是一来功劳不够硬,二来升的太快,没有根基,调到平掳卫后可能受到排挤,一路下跌,到了自己这第九代,再降一级成为副千户,也是无可厚非,至于署正千户事则体现了朝廷的厚恩(其实主要还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

好在知道自己大名的还不多。回去和周履靖和陈继儒解释了一番,说什么当年作为军户余丁,迁徙到河间肃宁,也改姓了魏。虽然有些突兀,却也没什么不合情理。周履靖和陈继儒对此并不在意,更准确地说是漠不关心。

唯一一件让王进贤头痛的是:忘了考虑军籍的地点,按照王进贤的规划:首先,这地点不能在辽东。一个副千户对战局发展根本没有影响,按照历史的发展,除非当逃兵,否则只能在接下来的多次战斗中壮烈殉国。其次,还不能离辽东太远,否则对哈赤起不到牵制作用,好不容易练支兵,也不经战阵,任由哈赤坐大东北,起不到丝毫作用。指不定哪天,朝廷一纸调令,这支部队就得和如狼似虎的后金军队交锋,非给全军覆没不可。还有一点,不能离海太远,打仗打的是经济,离海太远在明朝就只能种地,种地只能够确保大家都活着,搞得好可以略有盈余,但是资金积累速度极慢,属于封建时代的速度,绝对养不起一支王进贤所期待的近代军队。必须用工业化创造一个工业化的社会,用一个工业化的社会支持一支工业化的军队。清朝的大佬们以为有洋枪洋炮就是现代化军队了,还有人以为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就可以训练出现代化军队了。事实上,人是生存于社会的,没有工业化的社会,就没有工业化的军队,甚至不会有工业化的足球队。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亲朋好友不可能都在军队之中,只有社会工业化了,人在军队中的行为和思想才可能是工业化的,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军队才可能是工业化的。这其中最惨痛的教训莫过于甲午之战,一支武装到牙齿、曾经亚洲第一的海军,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大熔炉中,彻底丧失战斗力,一战而败,而且败的很惨。指望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就能救中国,在封建的体制按上先进的枪炮就傲视群雄,简直是笑话。而工业化的第一步是商业化,商业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则是行商大海。可是平凉卫中所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点。

【1】为了使世袭武官不至于几代之后成为纨绔子弟,朱元璋规定:袭替军职的人要参加考试,凡考试不中者要降级

【2】军官充军也是明代一项特殊的政策,同样的罪过,民籍流放,军籍的军官则充军,有了功劳可以起复,而且除了明初,子孙不受充军影响,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军人的优遇

朱纯臣【1】:“如今时节,已近深秋。不胜秋凉之意。风清月朗,皓月当空,忽有轻云遮蔽。群贤在此,空饮何乐?不如行一酒令。令曰:‘云掩皓月’。诸公以四声为韵,不得重一字。一韵不叶,罚一杯;不成句,罚四杯。如何?”大家都齐声赞好。王进贤心中暗骂:好好的喝酒,行什么酒令。心中也知,这是明末文人的常态。心中暗暗叫苦,要知道就是同一个字,自己的发音和明末的发音都很可能不同。于是便落到最后。

有人续令“天朗气烈”,有人对“秋爽兴发”,还有“蟾皎桂馨”、“风冷露洁”等等。最后,王进贤对了个:“饮酒看月”,俗是俗了些,总算对上了,却重了一字,罚酒一杯,大家哈哈大笑,就这么遮掩了过去。

一段时间里,王进贤又做回自己神仙老本行,游走于官宦贵族之间。王进贤特意换了一身道服:头戴逍遥巾,身穿玄色全真戒衣,手里特地拿了一把鹅毛扇——扯虎皮做大旗吧。这一番游走,让王进贤颇有感触:朱门酒肉臭。这一个个官宦贵族之家,装点的富丽堂皇,家中仆役成群。200两银子对于魏忠贤这样的中下阶层都感到数额过于巨大,武选司和内府的小吏们见到200两银子,就像狼见了肉一样,千方百计要做成这单生意。但是对于这些官宦贵族则完全不成问题。没有几天,都不用讨要,光是这些达官贵人给出的礼金就超过了200两,早知道可以直接当个正千户了。还是当和尚道士有前途啊!王进贤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装神弄鬼,至死不渝。真是无本万利啊!

所谓臭味相投,这些天周履靖和陈继儒带王进贤去的人家,虽然是达官贵人,但是却属于达官贵人中的雅士,讨论的话题自然都是雅事,陈继儒曾经对此做过精辟的总结,所谓雅事有: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侯月、听雨、浇花、高卧、堪方、经行、负暄、垂钓、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宴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等等。不一而足,品种繁多。王进贤相信,估计在他游访之后,文人们还会再多一件雅事——做实验。

中国人民从原始社会起,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即对事物高度的抽象化能力,化复杂为简单,又于简单处见复杂。到了士大夫手里,这种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诗讲诗境、字画留白,连听琴听的也是弦外之音。对于此,王进贤还是有根底的,虽然做不到出口成章,和于格律,但是对所谓雅士的精神追求还是能搞明白的。所谓“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乘起兴之所适,无使神情太枯。”因此,还是能和这些雅士打成一片的。

问题在于,这些雅士都不是简单的货色,都是学富五车的角色,对于儒释道都有极深的研究,王神仙不精于琴棋书画尚情有可原,但是以神仙之名出现,却在铅汞、阴阳之学上极其浅陋,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在一次宴会上,王进贤差点就被刘宗周这个愣头青问破了底细。好在刘宗周尚未成名,又是社交场合,未能深谈。

在社交过程中,王进贤也多次提到自己希望到沿海做军官,可惜没人反应。直到来到成国公朱纯臣家,这个话题王进贤刚一开头,朱纯臣立即问管家:“现在的武选司郎中是谁?”管家回答是贺万祚,朱纯臣立马让管家请贺万祚到国公府来品茗。贺万祚来了之后,大家在一起相谈甚欢。于是,一顿饭之后,王进贤又变成寻山守御千户所世袭副千户、署正千户事,纳级千户。不能不叫人感慨:还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怪不得有人不务正业,整天跑官呢。有吃有喝,还交朋友,京城都不用出,就什么事都办了。问题是这个寻山守御千户所是个什么所在?后来,王进贤专门登门请教了贺万祚(当然是带着银子去的。)原来这寻山千户所在山东最东头,离成山卫不远,又称成山卫后所,但是这寻山所却不归成山卫管辖。

守御千户所又是明朝一项创举,是独立于卫的千户所,功能在于守卫一方领土,直辖于山东都司。这就意味着,虽然寻山千户所只是个千户所,但是却没有卫指挥使管着,直接上司就是山东都司。由成山头到山东都司所在地济南,道路遥远,而且路途艰辛,去一趟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下不来,即使是距登莱副使所在的登州也有一段距离。作为寻山千户所的署理事物的千户,简直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对此,王进贤千恩万谢,这些意思都表达在银子中了。

【1】(?--1644),明末贵族,世袭成国公。祖上为朱能。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崇祯写下诏书,命驸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朱纯臣献齐化门(一说朝阳门),与陈演上表劝进。后被李自成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