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有兵二十多万,曹丞相只出兵一万,他这是正君讨贼还是另有图谋。”</P>
“袁术僭越称帝,天下共击之,北海孔融,徐州刘备,丹阳孙策,河内吕布,已收到朝廷昭令,愿出兵讨贼。”</P>
“北海孔融不知兵事,徐州刚定,刘备出兵有限,孙策更是袁术手下败将,吕布三姓家奴,为一己之私害死张扬,王匡,他们几人恐怕只是敷衍了事,曹丞相靠你们几人,恐怕败局已定。”</P>
“那不知李从事有何想法?”</P>
“我主愿出兵三万,盟主一职当有我主担任,想必我并州军的战力,你们最清楚。”</P>
“战事胜败岂能用人数衡量,世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是没有,这点想必侯爷最清楚。”</P>
荀彧的话让张远郭嘉脸色阴沉。</P>
“既然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丞相拿手,那我并州军就不掺和了,祝曹丞相早日剿灭反贼。”</P>
荀彧心中暗骂李儒阴险,李儒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曹操要是败北,张远会立刻出兵兖州,接替曹操职位,正君讨贼。</P>
“侯爷不妨听听昭令内容再做打算。”斗不过李儒,荀彧当即改变策略。</P>
“文优之言就是我之言。”张远自知不敌,不再与荀彧相斗,直接推给李儒。</P>
“荀尚书令,既然我主将此事全权交给吾,自当我二人相谈。”</P>
“大将军之位。”荀彧自然明白,一但张远不和他谈,此事就会拖下去,拖到曹操战败,情急之下说出曹操最后底牌。</P>
荀彧说出此话表明他已经妥协,张远三人一脸阴笑的望着他。</P>
张远霍然起身义正言辞的说道:“袁家四世三公,受朝廷重用,袁术不思报效朝廷,竟然意图反叛,传本大将军将令,命天下各军向南阳集结,与我正君讨贼,不听号令者,与袁术同罪。”</P>
“我等谨遵大将军将令。”荀彧孤零零的站在大堂中间,对并州的认知更进一步,对张远的无耻也更加了解。</P>
荀彧也懒得再宣读什么昭令,极不情愿的从怀中掏出昭令和大将军印。</P>
典韦三步变两步,上前一把夺过荀彧手中的东西,呈给张远。</P>
张远自己仔细看了看,又交给李儒,李儒看完后交给张远。</P>
“主公,除了没有玉玺印,其它的都没问题。”</P>
“没事,我们自己加上去便可。”</P>
张远的意思是击败袁术后将玉玺抢过来,这话听在荀彧耳中就让他认为,玉玺在张远手中。</P>
张远让戏志才郭嘉陪同荀彧,二人明白张远的意思,名为陪同,实则是防止荀彧离开。</P>
时间不长,张远的三大暗卫开始忙碌起来,一只只鸽子向四面八方飞去。</P>
张远被皇帝陛下封为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一时间张远声望大涨。</P>
荀彧是在第五天被张远放走的,走的时候,荀彧心中更加担忧,此次并州之行,让他明白,张远不是依靠张角的威望统领黄巾,而是张远自身带着一种让人臣服的威压,这种威压在袁绍和曹操身上都有。荀彧真心为大汉担忧,李儒能怂恿董卓火烧洛阳,废立新君,就能怂恿张远篡汉自立,在荀彧心中,张远危害远大于董卓,荀彧惆怅的离开了并州,与他一样惆怅的还有袁绍。</P>
袁术称帝,袁绍起初很是震惊,郭图进言。</P>
袁公路敢称帝,一定是得到张远的支持,与曹操对立,其他人不知道,郭图和袁绍可是知道,袁术手中有传国玉玺,袁绍自持袁家长子身份,高袁术一头,如今被袁术抢先一步称帝,心中懊恼无比,于是让郭图雕刻玉玺,他要来个鱼龙混杂,玉玺刻好了,还不等他有所动作,张远却打出了正君讨贼的旗帜,这让袁绍一头雾水,不知二人是何打算,直到袁术逃离了洛阳返回寿春,袁绍才明白,袁术并没有得到张远的支持,这让袁绍既高兴又失望,高兴的是他袁绍还有机会,失望的是,张远不反只袁术一人反,袁家名声必将受到影响。</P>
随后从并州传出消息,原本给他的大将军之位被曹孟德给了张远,这让袁绍非常气愤,派许攸去质问曹操,而曹操只轻飘飘的回复了一句。</P>
“当日随同朱雀的人还有一名活口。”这句话表明曹操已经有证据证明杀死朱雀的人是他袁绍。</P>
袁绍现在可不敢和曹操翻脸,若是曹操将手中的人交给张远,那冀州就会变为另一个兖州,袁绍不敢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