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终于到家(1 / 2)

陆缺学过木匠活,也刷过漆,能分辨出来漆匠的手艺优劣。</P>

比对过七八家,最终选了位技艺精湛的中年漆匠。</P>

由于为神像塑金身的金漆须特殊调制,两天才能完成,付过定钱,陆缺就撑着雨伞先回了客栈。</P>

两日后。</P>

陆缺雇了辆马车,载着漆匠与一名学徒赶赴羊池镇。</P>

一路颠簸起伏,正晌午到了地方。</P>

镇上城隍庙与义庄毗邻,内植松柏,规模不大。</P>

不过城隍都是由朝廷敕封,登记在册的正职阴神,庙宇每隔几年都会委派地方官府修葺,所以并不显得破旧。</P>

负责看守城隍庙的小吏兼管义庄,乃是一位和气中年人。</P>

此人曾在冀州镇邪司供职,普普通通的四品仙尉,曾因追缉邪修被斩断右臂、伤了经络,修为不能再往上精进,就返回乡里做了这个闲差。</P>

有酒喝有城隍的供品可以享用,中年人悠哉悠哉,逐渐接受了生活的平凡与庸碌。</P>

陆缺给守城隍庙的中年人买了酒肉,封了五十两大红包。</P>

然后在城隍庙门口拈香敬拜,“陆简、颜春疏之子,铭记城隍爷施符救母之恩,今日替父母还愿而来。”</P>

陆缺一步一叩,进入神堂,又行九叩大礼才把手里捧的清香插进香炉。</P>

青烟袅绕之中。</P>

陆缺把当年剩的那半张符箓取出来,在城隍神像下点燃。</P>

看着符纸迅速燃烧,中年人摇头晃脑地念叨起来道:“当年事今日了,当年事今日了,诸愿已平,诸年已了。”</P>

须臾后。</P>

一阵阴风卷入堂主,如鬼魅般绕着中年人打了几个旋儿。</P>

中年人神色顿时肃穆,侧耳聆听,等阴风散去了,就和陆缺说道:“小哥,城隍爷夸你陆家守信来着。”</P>

中年人既是镇邪司出身,能够沟通阴神并不奇怪。</P>

陆缺冲他点头:“应该的。”</P>

“可以开工了!”</P>

………</P>

在羊池镇滞留了大半天,看着漆匠把城隍塑像粉饰的金碧辉煌,陆缺才放心离开。</P>

了却了此事,心里轻快。</P>

一路上没有再因细枝末节耽搁。</P>

谷雨节气前夕终于抵达了吴州靖南郡境内。</P>

烟水靖南,风情宛然柔和。</P>

陆缺身背竹箱笼手撑油纸伞,打烟雨里穿过。</P>

一路明水如镜,小桥油润。</P>

到了这该插秧播种的时候,许多百姓头戴斗笠,俯身在水田栽植青嫩的稻苗,小孩们赤裸双脚跟着后面奔跑。</P>

“娘,我去给你倒水去。”</P>

不知那个小孩高喊了一声。</P>

陆缺听见了,本还想多看一会儿江南田园风光,但却眨了眨眼,匆忙离开。</P>

七千里路远。</P>

归来的却只有少年。</P>

陆缺没有再做任何停息,从梅山山脚绕过,就到了从未来过的家乡梅县三桥镇。</P>

青瓦白墙的镇上,河流纵横,好几位明艳的少女撑着小船沿河道而行,倩影没入田田莲叶之中。</P>

街巷两面,有多陆缺从未见过的吃食摊子。</P>

还有许多贩卖刺绣团扇的摊子。</P>

靖南刺绣名闻大夏,陆缺的娘亲颜春疏也是刺绣巧手,于是他就站在摊子前看了会儿。</P>

“小哥,不是本地人吧?我们靖南的刺绣团扇扬名天下,买了回去送给心上人,保证能讨她欢心,您瞧瞧这针脚多精致,绣的花鸟哪个不是栩栩如生?”</P>

摊主热情的介绍声,把头脑茫然的陆缺拉回了现实。</P>

他左右瞧瞧,买了四把。</P>

此举让摊主震惊不已,这小兄弟很不了得啊,竟有四个相好的?</P>

陆缺从团扇摊走开,到了镇子边上,看到东面一片孤零零的桑田,急匆匆地奔了过去。</P>

那是陆家的桑田,旁边还有陆家宅子。</P>

从父母被流放到如今已经十九年,宅子变得破败不堪。</P>

但却依旧坚韧的挺立着,似乎等人归来。</P>

或许,或许。</P>

真是的是万物有灵,竟有燕子在屋檐下新筑住了巢。</P>

陆缺推门进去,轻声呢喃。</P>

“爹,娘,我回家了。”</P>

满院荒草,门窗也早已被人拆去,家具陈设在父母流放时也变卖了,不过这些都没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