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突生变故,皇孙落水(2 / 2)

“这个先等等,老夫话还没说完呢。”

老信国公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苏状元师承于孙武。”

“一身本领已得十之八九。”

“但他不仅精通兵法,能造出沙盘,文采更是千古无双,乃当世潜龙。”

听到这话,慕老头疑惑的看着他。

“你说这些干什么?”

慕老头开口。

苏长歌文采他自然知道,能作出千古诗词,造出沙盘。

足以证明他才华非凡。

被冠以潜龙之名不算过分。

可你突然扯这些干嘛?

但很快,慕老头就知道老信国公为什么突然褒扬苏长歌了。

只见老信国公拉着他走到桌面另一侧,几行字迹飘逸,如笔走龙蛇的诗句出现在他眼里,让他顿时挪不开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慕老头看着结尾两句诗词,心中感慨万千,豪气自生。

可就在这时,一桶冷水突然浇下。

“此诗如何?”

“这是苏状元特地送过老夫的,感念老夫护佑大晋之功。”

老信国公开口,丝毫不脸红。

听到这话,慕老头就像是吃了只苍蝇,踩了坨狗屎一样。

恶心,真他娘的恶心。

意境如此豪迈壮烈的诗句,竟然是写给霍大头的。

老夫不比他更实至名归?

同样的,慕老头的心里很是羡慕。

谁不希望有人作诗赞扬自己,而且还是此等千古流唱的诗词!

但很无奈,这种诗出现一首都是百年罕见。

即便去找苏长歌也没用。

更何况,若是为此事去求的话。

霍大头是送,自己是求。

这其中味道就变了,反而显得自己不如霍大头那老货

再者,苏长歌跟自己非亲非故,只是孙女的夫子罢了,自己现在跑过去求诗,人家答不答应还是两说。

想到这。

慕老头看着春风得意的老信国公。

心中无比的郁闷。

说诗好吧,让这老东西长脸,说不好则是昧了良心。

于是他索性不说话。

将注意力重新转到沙盘上,就当没听到老信国公的话。

而慕子清这边,看着桌上的诗词,眼神中满是赞叹,敬仰之意。

“苏夫子的诗才,当世无人能及。”

念此,慕子清嘴角微微扬起。

太子府邸。

苏长歌与太子在府中同游。

基本上都是太子发问,苏长歌回答,或是诗词歌赋,或是朝堂政策。

但与之前的摊丁入亩不同。

苏长歌回答的中规中矩。

既没有出现纰漏失误,也没有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政策。

就如此,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之间,就已经到了申时,太阳渐渐西沉,不似午间那般炽烈。

“唉,马上就到夏季了。”

“希望今年能风调雨顺,无旱无涝,这样百姓们也能过个好年。”

走廊上,太子出声感叹道。

“天意非人力所能控制。”

听到声音,苏长歌答道:“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雨季来临前,应当派遣官员前去检查堤坝,扼制人祸。”

“其次,命各地县府预先收购米粮,做好赈灾的准备,若真遇到大雨,堤坝被冲塌,亦或者出现旱灾,这样也可从容应对,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苏长歌开口,回答的中规中矩。

没有将以工代赈那套拿出来。

毕竟现在只是问答,灾情还没有发生,说出来也没什么用。

“恩。”

太子点了点头。

苏长歌的回答虽然循规蹈矩,但却不失老成谋国之意。

毕竟新意的东西哪有那么多。

就好比洪涝,干旱。

可不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尽人事听天命,能防则防,能救则救。

太多新意。

反而会将事情变得棘手。

正此时,一道尖细的声音突然响起。

“殿下,晚膳备好了。”

一名太监走来,姿态礼仪都很讲究,小碎步,低着头,两手垂放。

“恩,孤知道了。”

“你退下吧。”

太子挥挥手,让他下去。

然后转头看向苏长歌。

“苏状元。”

“天色已晚,劳你陪孤走了一天,先去用膳吧。”

太子开口,语气敦和。

苏长歌走了一整天,听到可以干饭,自然不会客气,点头答应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起。

“殿下!”

“殿下!”

两人转头看去,只见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没看到有贵客吗?有没有规矩。”

太子开口训斥,微微蹙眉,接着出声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奴婢知错。”太监赶忙认错,然后声音颤抖的说道:“启禀殿下,四公子四公子他突然落水了。”

太监非男非女,所以自称奴婢。

此话一出。

苏长歌怔了一下。

这个世界的人难道和水有仇吗?

又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