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姜家买了新式织布机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
许多人跑来围观,亲眼瞧见春娘快速织布的情景还是震撼到她们。
特别是那个可以自动跑来跑去的线梭,让人惊讶不已,百思不得其解。
一问价格,这一台织机竟然要一百多两,简直让人咋舌。
不过,当大家知道这东西是从数千里之外的吴越采购而来,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许多人家心痒难耐,暗戳戳去外头打听哪里能买到一样的织机,结果无功而返。
很快到了腊月,姜三郎等人做完役工回来,就发现自家屋里堆满洁白棉布,足足有数百匹之多。
而家里偏房与堂屋各放两台织布机,一共有六台,每台都有一位织娘在织布。
另有几人在屋檐下纺纱,有本村的媳妇子,也有外村的。
“怎么回事?”姜三郎问妻子。
春娘笑眯眯道:“我请了几个织娘帮咱家纺纱织布,家里棉花已经快织完了,你瞧瞧这些棉布多好,回头给你做几身衣裳穿。”
“我不是问这个。”姜三郎指着家里的织布机问:“这些都是哪来的?”
“请人打的呗。”
春娘嗔怪地瞪一眼丈夫,去灶房给他烧水洗漱。“周茂给咱家捎来两架织布机,闺女想回本,就去请人打了二十台部件,拿回来自己组装的。”
姜三郎跟着妻子走进灶房:“二十台?其余的呢?”
他看家里不过六台,难道其它的都卖了?
春娘往锅里舀水:“其余都放着呢,宝儿说等你回来再出售。”
姜三郎坐到灶台后头,帮忙点火烧灶,不时探头询问:“周茂给咱家多少钱一台?”
“两台二百三十两。”春娘盖上锅盖,说:“所以闺女想将这笔钱赚回来。”
姜三郎点点头,给灶膛添草,“宝儿说的对,回头我去问问谁想要,就六十两一台吧。”
春娘噗哧一笑,“你父女两个还真想到一块儿去了。你也不用去问,我都登记了呢。”
“咱们村有十户想买,西村那边有三户,连别的村子也有人过来预订,我已经盘算过了,一共二十八户人家要买这种织机,她们已经给了定金。”
“二十八户?”姜三郎简直惊呆:“那,那咱们能赚多少?”
春娘神秘一笑,并不言语。
自家分别在几个地方定制机器组件,若组装起来,一台织机的成本才十两银子左右。
假设按照闺女定的价格,一台五十两,那么自家一次就能赚一千一百多两。
一千多两啊,这辈子她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有了这么多钱,即便以后挣不到银子了,自家就是妥妥的富裕之家。
但这事儿还得丈夫定夺,男人有男人的考量,自己与闺女可不敢胡乱做这个主。
“既然有二十八户定了织机,家里这些肯定不够,你们准备怎么做……”
姜三郎还没说完,春娘就道:“我与宝儿又定了三十台部件,等过几日就去取回来。”
这次订制织机的零部件,用的都是别人给的定金,所以春娘根本不担心东西拉回来没人要。
等赚到这笔钱,自家就在村里盖一处纺织堂,再雇几个织娘,专门纺织棉布。
反正整个乡都开始种植棉花,以后棉花只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棉花卖不出价,她就纺织成布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