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不可能有误,那么如何解释汉王的变化。</P>
“陛下,北地毕竟打了胜仗,对于朝廷就是好消息,对于江南也不乏牵制之力。”</P>
“怎么讲?”</P>
听到他这么讲,乾皇不由来了兴趣。</P>
“汉王毕竟是皇子,属于皇族一脉,只要陛下大加赏赐,并且表示出扶持的意愿,相信在稳定北线之余,还能震慑其他势力。”</P>
“朕许他储君之位可好?”</P>
乾皇说完后,目光炯炯的看向对方。</P>
“恕臣僭越,陛下可以立任意皇子为储君,唯独汉王不行。”</P>
“为什么?”</P>
乾皇此时却杀机大减。</P>
“陛下将汉王封往绝地,天下皆知,殿下又岂会不懂,难道现在陛下还认为他是个废物不成?”</P>
“既然如此,朕为何还要抬高他的声势。</P>
听他这么说,乾皇不禁松了口气,他真的担心对方赞同册封汉王为储君。</P>
侍中无奈的叹了口气,平静的说道“无奈之举,现实所迫罢了,毕竟汉王想要发展自身势力,也只能在北境。”</P>
他的话得到了乾皇的赞许。</P>
汉王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并且还和士族交恶,注定他只有武装割据一条路。</P>
“并且因为这次的功劳,陛下完全可以嘉奖殿下统制北境军事。”</P>
“镇北将军不会服从的。”</P>
连九说完这句话,却迎来两道“关爱的目光”。</P>
“爱卿此计甚妙,我倒要看李老贼是否还能忍耐。”</P>
这招“两虎相争”,无论伤的是汉王或是镇北军,对于朝廷来说都有利。</P>
乾皇甚至希望两者同归于尽才好。</P>
“并且汉王身上必定有大秘密,否则不可能训练出如此精锐的部队。”</P>
“如果能被朝廷取得,何愁四海不定,到时陛下就是万古一帝!”</P>
乾皇对侍中越来越满意,不仅能力突出,关键还忠心耿耿,不管什么时候都在为他考虑。</P>
“恐怕那个逆子不肯就范。”</P>
“不过都是利益交换罢了,只要有足够的筹码,必定可以换取汉王的练兵之法。”</P>
侍中对此倒是很有信心。</P>
“微臣估计胡族不可能不采取行动,到时我们的机会就到了。”</P>
得到他的提醒,乾皇不由得心中大定,虽然对于汉王崛起还是心有芥蒂,但已经不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P>
而是当作可以拉拢的对象。</P>
临安城,高家。</P>
“金色甲衣,亮银长枪,好个少年英雄!”</P>
高怀德嘲讽的看着众人。</P>
“大哥,我们该怎么办?”</P>
高怀远则是满脸的惊骇,他是真的怕了。</P>
想起曾经亲自过府威胁汉王,不由感到寒气从脚底直贯头顶。</P>
能够全身而退,也算他命大。</P>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P>
听到高怀德的话,其他人全部正襟危坐看向他。</P>
“一是就此作罢,向朝廷认错,交出大部分田产土地,家族就此衰落。”</P>
天下本就是士族的天下,就要遵守士族的规矩。</P>
如果高家主动低头,乾皇还要赶尽杀绝,必然遭到所有士族反对,那么大乾的江山也会易主。</P>
乾皇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宗人府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P>
“二是仍然冒险起事,失败的风险极大,家族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P>
关于这一点大家也能理解。</P>
“想法”不同于“行动”,高家都举旗造反了,就不要奢望朝廷还会对他们手下留情。</P>
其他士族也会选择中立。</P>
这正是千百年传下来的“游戏规则”。</P>
高怀德说完,大厅陷入到尴尬的沉默中。</P>
“我们现在起事,有几分胜算?”</P>
一位高家族老忍不住问道。</P>
“半分都没有。”</P>
高怀德说出此话时多少有些萧索。</P>
看到众人不解神情,他只好进一步解释。</P>
“如果天下不发生动乱,高家的机会本就不大,就连割据江南都很难成功,这也是为何要不惜代价交好胡族的原因。”</P>
“婆罗族战力不强,根本无法对西线造成困扰,蛮族虽然实力强劲,但镇南军在四镇中最为强大,互为抵消。”</P>
“只有东线的鬼族和北线的胡族是合适搅乱天下的对象。”</P>
“但是鬼族狡诈凶狠,并且野心极大,日后恐难掌控。所以最佳的合作对象还是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