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将军府议事 不通人情世故的吕将军(1 / 2)

“都是本郡的子民,凭什么去给汉王效力。”</P>

“没错,如果敢有不从者,大可杀一儆百。”</P>

“就算放他们北上,这些人也通不过阴山。”</P>

自从战事开启,阴山就锁死了龙城和外界的联系,就连相熟的客商都无法通行。“吕将军,你怎么看?”</P>

在座诸人都看向座中一位中年将军,此人正是李阑秀从京城带回来的“奇才”。</P>

不少人对此不禁嗤之以鼻。</P>

奇才不过是个落魄的武者罢了。</P>

“从阴山群匪对待芙蓉军的态度能够看出,他们同情龙城,很大可能不会阻止各地军民投效龙城。”</P>

虽然众人不喜欢他,但却知道他所说的都是事实。</P>

“还有我们镇北军能够不被朝廷吞并的根基是什么?”</P>

这个问题让众人陷入到沉思当中。</P>

虽然很多人都想吹捧是李承业的英明领导,但过于直白,这样的场合也不合适。“吕将军别卖关子,直接告诉大家答案。”</P>

李忠欣赏他的才华,有心帮助他。</P>

“抗胡。”</P>

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却道出了事情的本质。</P>

北境四郡苦胡族久矣,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血泪史。</P>

镇北军之所以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就是因为他们和胡族对抗,并且守护了一方平安。</P>

“如果我们丢掉了大义,就会失去民众的拥护,朝廷不会放过这个机会。”</P>

“吕将军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朝廷还要靠我们阻挡胡族。”</P>

耿好不满对方大出风头,忍不住大声驳斥他。</P>

“自从有了龙城,有了阴山群匪,四郡已经有二十年没有战事,是我们在抵抗胡族吗?”</P>

“不要忘了百姓和胡族间的血海深仇仍在,如果我们采取激进措施,必将酿成民变,并且有汉王在前线顶着,你说朝廷会不会放弃这次机会。”</P>

对于耿好的挑衅,吕将军选择了正面硬刚,丝毫不给对方留面子。</P>

“那么吕将军认为应当如何?”</P>

耿好并不着恼,显示出不俗的城府。</P>

“堵不如疏,我们不仅不能阻拦,还要对前往龙城的民众提供支持,牢牢将抗胡的大旗攥在手中,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民心。”</P>

“终于原形毕露,你定是汉王派来的奸细,才会如此帮助龙城。”</P>

吕将军吃惊的看着他,然后不屑的一笑,坐回椅中,都懒的为自己分辩。</P>

“将军,属下恳请拿下奸细。”</P>

耿好则是直接向李承业请令。</P>

就在此时,南宫适却不合时宜的笑出声来。</P>

“没事,你继续。”</P>

虽然他这么说,但还是憋红了脸。</P>

不仅耿好感到局促不安,就连李承业都尴尬不已。</P>

如果手下都是这种嫉贤妒能的废物,那么镇北军如何发展壮大。</P>

要知道他的野心可不仅仅是割据而已。</P>

“大家都是同僚,应当精诚合作,没有必要彼此猜忌,我相信吕将军。”</P>

李承业的话让耿好无地自容,只好悻悻的坐了回去。</P>

他哪里知道,对方根本不是主动投效,而是李阑秀陷害让其没了退路,这才来到镇北军。</P>

不过知道此事的人不多,倒也不怪他。</P>

其实李承业心里也赞同吕将军的意见,他的麾下根本没有具备如此战略眼光的人才。</P>

但是他又不甘心增强汉王的实力。</P>

“这样做我们会不会太被动,会被外人误以为怕了汉王。”</P>

他委婉的表达出心中的顾虑。</P>

“将军是否担心助长汉王声威,从而增加其实力。”</P>

幸亏李承业的城府够深,面上并没有任何异色。</P>

但是也在心里暗骂“这种不懂得察言观色的武夫,怎么可能是奸细!”</P>

幸亏吕将军真的有本事,否则早就被他打出去了。</P>

“属下判断胡族定会采取报复,并且规模还会超过这一次。”</P>

听到这里,众人不禁大惊失色。</P>

“吕将军的判断从何而来?要知道双方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P>

就连南宫适都忍不住急迫的询问。</P>

“龙城的战斗应该已经结束,并且是汉王一方完胜。”</P>

吕将军斩钉截铁的回应南宫适。</P>

如果不是才遭受到李承业的训斥,耿好都恨不得跳起来指证他的奸细身份。</P>

这不就是赤裸裸吹捧汉王的言论。</P>

就连胜负结果和时间都估算出来,你当满座的将军都是稚童不成!</P>

就在此时亲卫闯了进来。</P>

“龙城大捷,汉王全歼拔哥部,并且将其生擒,十万精锐逃走的残敌不过千余人。”</P>

这么巧吗!</P>

众人不禁将目光集中到吕将军身上,简直神人也!</P>

看到大家的神情,李阑秀也与有荣焉,明照更是自内而外焕发着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