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又若有所思的看向左首的白袍将军。</P>
“如今大家都是汉臣,吕将军能否将真实身份告知。”</P>
“吕蒙,出身汉王府。”</P>
对方没有隐瞒,大方的承认了身份,却引来周边一阵哗然。</P>
李阑秀费尽心机,不惜采用陷害手段,“请”来的吕将军,原来也是陛下的人。</P>
“原本就打算将实情告知,因为蒙即将远行。”</P>
“吕将军有新的任务?”</P>
“是,已经接到军令。”</P>
南宫适识趣的没有询问详情。</P>
“今日设宴为将军饯行,大家不醉不归。”</P>
“多谢南宫太守。”</P>
吕蒙并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P>
西线婆罗族三十万大军接近瀚海城,暂时没有任何动作,显然在等待时机。</P>
北线,由于胡族的连场失利和李承业的惨败,反而成为大汉最稳定的地域。</P>
江南高家也调动十万兵马,随时有进军中原的动向。</P>
南线的蛮族出奇没有任何动静,而此时杨至也终于赶到吴山城。</P>
看到他的那一刻,辛寒雨和一众镇南军将领都有些恍惚。</P>
镇南将军“辛寒雨”,名字虽然有些女性化,但却是个身高达到两米的威猛老者。</P>
“汉帝竟然会放你离京?”</P>
“外公好!”</P>
“你竟然沦落到为汉帝做说客?”</P>
此时他也反应过来,辛寒雨的话中隐含不满。</P>
“外公,我是为了您和十五万镇南军将士。”</P>
“不要危言耸听,在座的哪个没有经历过尸山血海,一个娃娃皇帝还吓不住我们。”</P>
作为四镇当中最强大的镇南军,辛寒雨自有他的底气。</P>
正当杨至想要开口规劝的时候,被镇南将军挥起大手打断。</P>
“你如果想说汉帝在京城的布局如何了得,大可不言,我们已经反复研究过了,想要打动外公,说点新鲜的。”</P>
“好,那我就说一个人,李儒。”</P>
“新任兵部尚书李儒?”</P>
辛寒雨有些疑惑的问道。</P>
“没错,就是他。”</P>
众人都将目光集中在杨至身上,而他也开始仔细讲述。</P>
“李儒出任兵部尚书以来,将全国的兵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足以说明其能力。”</P>
“此人大才。”</P>
辛寒雨作为镇南将军对此自然不陌生,中肯的评价李儒。</P>
“最初他潜伏在杨运身边,王文元曾经评价其能力百倍于他。”</P>
“能让王文元这个酸秀才低头,说明此人确实了得。”</P>
“王文元是因为我救了他全家的性命,为了报恩,方才愿意冒着巨大风险潜伏在敌方阵营,但是依据我的观察,陛下和李儒只有君臣之义。”</P>
他的话让众人都变的沉默起来。</P>
“如果李儒只是个无关轻重的棋子还且罢了,如同祖父所言,此人大才。”</P>
“为了汉帝的大业,甘心潜伏敌营,这样的人才还不止他一个!”</P>
“先皇最为倚重的侍中荀彧、御林军大统领华雄、黄龙军统帅张辽、李典、文聘等等,哪个不是人中龙凤。”</P>
“我其实怀疑自己身边也有陛下的人。”</P>
说到这里,杨至不禁露出一丝苦笑。</P>
“所以你才遣尽身边人,只将王文元留在身边。”</P>
“外公错了,我是真的认输,真心服气,不想耽误他们的前程,王先生则是执意要留在我的身边,不过不再是幕僚,而是作为多年的老友。”</P>
“你真的放弃了?”</P>
辛寒雨有些痛心。</P>
“如果那个人不是陛下,我都有信心与其争斗,但是面对汉帝,没有半分胜算。”</P>
“这可不像你。”</P>
辛寒雨有些怒其不争。</P>
“龙城两番激战,全歼胡族四十万骑兵,一名武帝武者,而汉王的总兵力不过五万。”</P>
“我们都惊诧于陛下在京城的深远布局,很多人都遗忘了他辉煌的战绩。”</P>
“当年云妃娘娘的丰功伟绩也未必及得上如今的陛下。”</P>
他的话再次让众人沉默不语。</P>
“李承业在他面前如同跳梁小丑,只是动用了阴山群匪,就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P>
“很多人都在嗤笑李承业无能,但是不要忘了这可是镇北将军,坐镇北境二十余年。”</P>
“到底是李承业太弱还是陛下太强,人们很容易忽略此点。”</P>
看到众人低头无语,杨至继续深入话题。</P>
“朝堂之争,使用雷霆手段再斩鬼族武帝。”</P>
“当宗人府想以道德绑架,陛下竟然灭了宗人府,鸡犬不留,哪怕为此背上巨大的骂名,也在所不惜。”</P>
“陛下怕杀人吗?还是陛下没有杀人的手段?亦或陛下欠缺清除异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