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战前召唤 抓狂的荀彧(2 / 2)

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更名为程昱,三国时期魏国名臣。</P>

程昱多谋,善断大事。性格刚戾,与人多迕。</P>

武帝前期境界。</P>

“拜见陛下。”</P>

“仲德请起。”</P>

这也是个狠人,明明是个文臣,却喜欢挥刀砍人。</P>

在粮食紧缺的时候,能将人肉做成军粮。</P>

如此酷烈的手段在华夏史上也比较罕见。</P>

王平,字子均 , 三国蜀汉后期名将。</P>

王平忠勇而严整,有大将之略。</P>

武皇前期境界。</P>

“拜见陛下。”</P>

“子均请起。”</P>

王平为众人所熟知大都来自街亭战役,其实他手里握有蜀汉的精锐部队“无当飞军”,驻守蜀汉北境多年。</P>

他虽然是曹魏降将,但却深得刘备赏识,他也用自身的忠勇回报了对方。</P>

此次召唤四人都是出自蜀汉,只有程昱来自曹魏,东吴更是一人都没有。</P>

“任命法正为军师将军,前往北疆军团协助诸葛亮。”</P>

考虑到两人的各自特点还有完颜亮的狡猾,杨逸做出法正前往汉城的决定。</P>

“任命王平为镇南军副将,前往吴山城。”</P>

依据以往的经验,伴随王平出世的兵种必定是无当飞军。</P>

南蛮多山地、丛林,正好可以发挥无当飞军的特点,作为主将,王平提前适应地形、气候,便于未来征服南疆。</P>

“任命程昱为刑部尚书,总管天下刑罚。”</P>

程昱文武双全,多谋善断,并且善断大事,杨逸其实很想将其带在身边。</P>

但朝堂也确实缺乏大才助阵,本着安抚荀彧的需要,他忍痛割爱,将程昱留在朝中。</P>

何况两人前世就是搭档,配合默契,定能够帮助荀彧分担些压力。</P>

“关兴、张苞便留在朕的身边。”</P>

没有理由让他们父子分离,现在战事相对轻松,大可以让文臣武将适当的休整。安顿好新出世的众人后,杨逸返回后宫。</P>

“你又要出征?”</P>

“我要在十年内完成一重天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整合资源,应对未来的危机。”</P>

虽然杨逸并未将来自二重天的威胁放在心上,但他还是积极准备,努力提升大汉的实力。</P>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己方的伤亡。</P>

“不用背负如此大的压力,如果二重天出现意外的强者,我自会出手解决。”</P>

安夏则是轻声细语的宽慰他。</P>

“能够找到通道的准确地点吗?”</P>

“现在比较难,不过在通道出现之前,都会产生天地异象,到时自然就会知晓。”</P>

听她这么说,杨逸也是放下心来。</P>

只要掌握准确地点,到时会给来自二重天的客人以“惊喜”。</P>

“时间不早了,我们就此歇息吧。”</P>

杨逸这已经算不上是暗示,赤裸裸表现出灵魂双修的意思。</P>

安夏没有拒绝,两人携手走向寝宫。</P>

然后就是连续五天没有出现。</P>

最为抓狂的就属荀彧。</P>

皇帝虽然没了马上出征的打算,但是却连续五天没有早朝,并且都是待在皇后宫里。</P>

虽说出征在外颇为辛苦,回到京城适当的放松乃是人之常情。</P>

但也要注意身体!</P>

荀彧虽然很想劝谏,但是皇族子嗣同样是大事。</P>

好在五天之后,杨逸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P>

丝毫没有神情萎顿,反而精神奕奕,不由得不感叹,年轻真好!</P>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杨逸已经是轻车熟路,完全掌握了主动权,那种水乳交融的感觉更加美妙。</P>

着实令人回味无穷!</P>

“完颜亮终于有动作了,他想仿效陛下冬季突袭的方法,没有想到北疆军团囤重兵于汉城、军都山、郭城三点,并且所有民众全部撤回到龙城,让其无隙可乘。”</P>

贾诩首先汇报了北线的情况。</P>

完颜亮以为杨逸离开,他便能大展身手,诸葛亮又岂是易与之辈,如今又有了法正的协助,更是如虎添翼。</P>

胡族别说占便宜,没遭受重创都要感谢北方的恶劣天气相助。</P>

“高宋有什么动静?”</P>

“暗中向我们投诚的官员越来越多,高怀远则是拼命的扩充军队,搞得天怒人怨,威望日减。”</P>

“他以为不断堆积军队的数量就能够挽救其败亡?”</P>

杨逸对高怀远颇为不屑,当然也没有忘记当年后者趾高气扬到汉王府威胁他的情景。</P>

只是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跳梁小丑”,竟然成了高宋政权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