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辰:“你千万的关照,我可能给不了;我真正能给你们的关照,可能你们也不一定想要。”</P>
“可否说得详细一点?”</P>
向丹阳显得有些落寞,但又有些不甘。</P>
元辰:“从资金安全和便利度考虑,我们开户,肯定优先选大券商。</P>
因为我的操作,基本上都会带上融资杠杆。</P>
券商太小。</P>
很可能满足不了我们的融资等衍生工具需求。</P>
所以大生意,肯定没法放在你们那里做。</P>
小生意。</P>
倒是可以给你们一些。</P>
但这对你们来说,意义不大。</P>
这是你们想要的关照,我给不了什么特别的。</P>
毕竟,生意归生意。</P>
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发展。</P>
你们也一样。</P>
从长远发展来考虑。</P>
小券商的存在,没什么意义。</P>
你技术不可能比大券商先进。</P>
资源也没人家多。</P>
客户留在你们这里。</P>
相比大券商。</P>
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P>
这种同质化的竞争。</P>
从国家层面来讲。</P>
也是浪费资源。</P>
从企业的生存角度来讲。</P>
你们要么有办法把企业做大。</P>
要么,等一个好的时机,选一个好的价格,卖给大券商。</P>
进入巨人的大家庭。</P>
享受大树底下乘凉的便利。</P>
这就是我想给你们的关照,一种长远生存和发展的思路。</P>
但是这个思路,你们不一定喜欢听。”</P>
“如果您要是把主要资源倾斜给我们,西龙证券应该有机会做大吧?”</P>
“应该不会太小。</P>
但是这会限制到我们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没法把主要资源倾斜到你们这边。”</P>
“那如果我们要是卖身,你觉得什么时机比较合适?</P>
现在已经熊市5年多。</P>
应该也要来牛市了吧?</P>
我们熬到牛市,赚一把再卖身;会不会才是最好的选择?”</P>
“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P>
元辰有些诧异地看向聂明盛。</P>
“我总感觉我们宏观经济环境那么好,股市不应该一直这么差。</P>
从国外的股市数据来看,我感觉我们现在的股市股估值,低得离谱。</P>
完全不正常。</P>
这估值随便修复两倍。</P>
指数就能上3000点。</P>
那不就是一轮不错的牛市吗?</P>
证券公司在牛市,生意还是会很好。</P>
在牛市卖身,身价也会不错。”</P>
“你学的什么专业?在哪里读的书?”</P>
“我本科学的数学,在帝都财大;硕士学的宏观经济学,在米国宾大沃顿商学院。”</P>
“难怪!人才啊!”</P>
“在您这种天才面前,不敢称人才。”</P>
“但是西龙证券也是地方国企,你说话能算数吗?”</P>
“高层已经在考虑卖身。”</P>
“那个江湖的人,他们的话,你听听就好。</P>
但凡还能赚到一个仔,他们很可能都会舍不得出手。</P>
尤其进入牛市之后,券商公司大把大把地赚钱。</P>
他们会把你这个小券商,看成一台超级印钞机。</P>
然后等牛市结束。</P>
又白白错过卖出时机。</P>
然后到下一轮牛市。</P>
很可能早已冻死在漫长的寒冬。</P>
你既然研究宏观经济。</P>
对我们这里的特殊情况,应该有所察觉。</P>
我们这个市场流传着牛短熊长的说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