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早年买车和买房买地的差别,偏见最终作用自己(2 / 2)

谁住,谁再慢慢添自己喜欢的家具。</P>

真正的预算大头,是元辰新的“土地扩张计划”:</P>

沿着靠半岛森林支流两头一路买。</P>

一两万块一亩地。</P>

元辰内心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什么。</P>

一两万块钱在10几年后。</P>

那就是勤奋的快递员,一个月的工资。</P>

但是现在。</P>

它能买一亩县城郊区的土地。</P>

这一亩土地。</P>

10年后。</P>

就是农村那些偏远山区。</P>

租给别人种粮,或者搞别的经济作物。</P>

租金都能达到好几百块。</P>

县城边上。</P>

怎么也能收个1000块打底吧?</P>

丢它一两百万在这里。</P>

整个100来亩地。</P>

除了以后随便10倍升值,变上千万。</P>

父母坐在这里,就是收租。</P>

都能稳定月入过万。</P>

看得见的钱。</P>

稳定地进来。</P>

也不用担心子女。</P>

慢慢的。</P>

花钱习惯就能培养起来。</P>

要不然按照传统习惯。</P>

他们有钱只想存起来。</P>

元辰挣钱,就会失去很多意义。</P>

所以最后,元辰直接又让田芳转300万元给元虚,让他主管房屋建设和周边土地的收购。</P>

元辰今天这一顿疯狂输出。</P>

直接消耗出去600多万元。</P>

给大哥的300万房屋建设和土地购置款,是提前支付。</P>

大约100万的市府大行动补偿,是没有回报的奖励支出。</P>

95万元的买车首付款,300多万的车辆货值,是消费性支出。</P>

100万的住房首富和家居设备,300多万的房产,是居住消费和投资性支出。</P>

19辆车和15套房的价值,都是300多万。</P>

但车10年后。</P>

车子,基本就没什么价值了。</P>

房子,却增值十倍以上。</P>

这十几套房子,市值将达到四五千万。</P>

这个巨大的差距和变化。</P>

大多是普通人。</P>

现在都不理解。</P>

很多人有钱,还是习惯先买车。</P>

觉得开着车拉风,有面子。</P>

对买房,则很抗拒。</P>

觉得那是,做“房奴”。</P>

是,“被资本家剥削”。</P>

是,“给银行,打,一辈子,工”。</P>

是,花大钱,去,买,砖头……</P>

偏见,就像地心引力一样。</P>

永远在困着大多数人。</P>

车子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实际上根本没什么价值。</P>

普通人没有什么面子。</P>

时间也不值钱。</P>

偶尔应个急。</P>

租借一下别人的车。</P>

坐公交车。</P>

就能应付过去。</P>

真正需要买车的人。</P>

是确实有门面需要或者是需要买时间的人。</P>

或者是钱多不知道怎么花的。</P>

元辰他们现在的时间很金贵。</P>

投资收益,现在每天都在以千万甚至以亿为单位来变动。</P>

这样一个集团的几百万购车支出,已经是刚需。</P>

也在能力范围内。</P>

………</P>

敲定完这些基础消费支出,父母的住房和用地建设规划。</P>

已经晚上8点多。</P>

天色已经暗下来。</P>

这一天的花销支出。</P>

反正都已经算豪横。</P>

元辰最后干脆决定带大家去步行街吃夜市,放纵一回。</P>

夜市开销,对他们现在来说。</P>

那都是毛毛雨开支。</P>

但对高考前他们这些学生来说。</P>

哪怕是相对比较有钱的同学,都很奢侈。</P>

毕竟,随便吃一顿。</P>

没有个10块8块。</P>

可能都下不来。</P>

元辰大哥身体不好,现在不适合吃这些垃圾食品。</P>

父母对这些垃圾食品没概念,也舍不得酒店的高端免费食品。</P>

元虚开着元辰送给他的路霸,带着父母回凯悦宾馆吃住。</P>

元辰则跟女朋友和小伙伴们,去步行街夜市撸串。</P>

扫荡夜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