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恐怖的牛市(1 / 2)

“那哪能呢!”</P>

张垒赶紧拒绝,“你已经帮我赚了20多亿元,又给我带来100多亿元的国家队资金。</P>

给我的帮助实在太多了。</P>

再说我本身也要过去帮国家队投这些钱……”</P>

“一码归一码。这个你就别跟我客气了。趁我现在有钱,给你你就收下。”</P>

元辰笑道,“等万一哪天我倒霉了,说不定还能指望你资助一下。”</P>

“哈哈。好吧!我相信你永远不会等到那一天。”</P>

“但愿吧!</P>

我现在的海外公募基金也已发行,首期1,000亿元华夏币半年封盘期的资金,也已经募集满。</P>

五一黄金周后。</P>

我要亲自去港岛指挥布局。</P>

可能会以买米国的优质科技公司和消费公司为主。</P>

你去米国的时候。</P>

也顺便给我看看哪些苗子足够优秀。</P>

你推荐的。</P>

我选中的。</P>

到时候还是按交易员的提成。</P>

给你算利润分成。”</P>

“哈哈。好吧!给我这么多好处,真不知道怎么回报你了。”</P>

“你赶紧成长起来,多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为老百姓到世界市场去争夺蛋糕,就是最好的回报。</P>

投资华夏,不是举着敌人的镰刀到华夏来割韭菜。</P>

而是端着机枪,到世界市场上去,为华夏投资者摘果子。”</P>

“好。我一定谨记老弟的忠告!”</P>

张垒严肃认真地跟元辰辞行。</P>

带着万丈豪情。</P>

奔赴米国战场。</P>

元辰这边。</P>

为了让西风财富闭环。</P>

旗下的华泰公募基金,直接相比最初翻10倍,作价200亿华夏币,并购给西风财富。</P>

上市公司西风财富作价500亿元华夏币。</P>

重组并购后,元辰持股比例降到74.28%。</P>

这个公募基金,目前实际上非常赚钱。</P>

在利润跑赢大盘50%的前提下。</P>

管理费提成是1.5%。</P>

元辰现在管理的封盘资金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华销币。</P>

管理费提成都超过15亿元华夏币。</P>

原有的一些老牌基金经理和新招聘的基金经理。</P>

也借着元辰的光芒。</P>

如今也管理着超过700亿元华夏币的资产。</P>

并且还在快速膨胀。</P>

那些申购不到元辰基金的投资者,直接申购他公司的别的基金经理名下的基金。</P>

他们相信。</P>

别的基金经理在元辰的管理下,至少能搞到一些内幕信息,大方向肯定也会跟元辰大差不差;那样也足以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P>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多了。</P>

元辰以外的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规模,也噌噌往上涨。</P>

就以目前的资产规模来看。</P>

2006年的利润,随便都在30亿元华夏币以上。</P>

再加上西龙证券的西营盘。经纪业务;再贡献一二十亿元,也轻轻松松。</P>

700亿元华夏币并购重组后估值。</P>

那就差不多,相当于只有十二三倍的市盈率。</P>

在牛市背景下,券商;而且是互联网加基金加券商的新型独家券商。</P>

十二三倍的估值。</P>

这已经是熊市底部价格。</P>

当初那些认为西风财富是一个巨大的泡沫的人。</P>

现在已经纷纷消失。</P>

取而代之的。</P>

看好和吹捧的券商分析师,财经股评家和各路牛散,纷纷给出目标价。</P>

最少的,都认为还要涨一倍。</P>

再涨一倍。</P>

就超过1,400亿元华夏币了。</P>

那已经是传统券商龙头华信证券的两倍多。</P>

但是现在。</P>

因为已经有数据作为支撑。</P>

从利润上算起来看。</P>

市盈率已经相对最低。</P>

相对最专业的那个话语权群体。</P>

就敢给出这样的目标估值。</P>

其他那些不具备分析判断能力的跟风韭菜,也就不得不信。</P>

然后用钱投票。</P>

在元辰这里还好,元辰本身也没打算割谁的韭菜。</P>

换了在别人那里。</P>

舞动财技,一会儿有业绩,一会儿没有业绩。</P>

股价上蹿下跳。</P>

然后韭菜就能一茬又一茬地割。</P>